ID: 23815537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21 地质灾害(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7959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人教,地理,高中,答案,灾害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 地质灾害 北京时间2024年2月15日广西河池市天峨县(24.99°N,106.99°E)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地面 2.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B.震源越浅,破坏越小 C.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小 D.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小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低分区。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区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较薄,且内部结构脆弱 B.山体高大,地壳承受的压力大 C.位于板块边界的地震带 D.区域多断层且呈西北—东南走向 4.该地区D点发生强震时,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的破坏程度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丁地(  ) A.震级高 B.距离震源近 C.海拔高 D.地处断层带 读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完成5~6题。 5.反映泥石流现象的是(  ) A.a B.b C.c D.d 6.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滑坡就是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的现象 ②泥石流就是特大洪水暴发 ③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及人类生命与财产安全 ④滑坡和泥石流是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据此完成7~9题。 7.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8.下列地形中发生滑坡、泥石流最少的是(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9.一般而言,泥石流在我国的发生频率是(  ) A.夏季大于冬季 B.北部多于南部 C.东部多于西部 D.春季大于秋季 10.下图为2023年“十一”假期,平谷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谷“朱大路”拍摄的景观照片。图中工程措施主要预防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洪涝 C.滑坡 D.泥石流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 800多年,被记录的9 000多次地震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8次,最大震级为8.5级,共有3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造成27万余人丧生,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地震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人员严重伤亡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甲图为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地质灾害综合分区图,图示区域多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乙图为三大分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非易发区的面积占比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甲图中分区Ⅰ、Ⅱ、Ⅲ分别对应乙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13.分区Ⅲ地质灾害非易发区集中分布于(  ) A.东部 B.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14.相较于分区Ⅱ、Ⅲ,与分区Ⅰ地质灾害形成最为密切的特征是(  ) A.植被覆盖率高 B.谷地多呈南北走向 C.地震发生频率高 D.昼夜温差大 15.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市气象局等部门于某年8月11日12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未来3天,北京市山区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请注意防范。” 北京地区降水预报 日期(8月) 雷阵雨 雷阵雨转中雨 雷阵雨转小雨 多云 5~6日 √ 7~8日 √ 9日 √ 10~11日 √ 13~15日 √ (1)结合图示,说出北京最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的地区。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