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防灾减灾 1.举例说出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 2.知道常见自然灾害的灾前、灾中与灾后自救与互救措施。 3.熟悉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方式和疏散逃生的方法。 学习任务一 防灾减灾手段 1.指导方针:以_____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主要内容 (1)灾害监测 ①我国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组成:人造卫星、_____站、水文站、_____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 ②作用: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_____。 (2)灾害防御 (3)灾害救援与救助 ①行动:根据应急预案,调动救援_____和人员。 ②目的:稳定社会秩序,救治_____,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 [拓展延伸] 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与工程性防御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2)工程性防御措施 将防灾救灾的内容与其手段连线。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报目前仍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而地震预警就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空间。 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深入地下的探测仪探测纵波,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该次地震的震级、烈度、震源等,并抢在横波到达前,通过传播速度远快于地震波的电磁波(如电视、广播、短信等)发出警报。地震预警系统其实就是在和地震波赛跑,多跑赢一秒,就能多获得一秒的应对时间。 我国在地震预警方面有过多次成功案例。例如,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发生时,地震预警系统提前28秒为成都发出了地震预警信息;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时,成都提前71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然而,受地震台网密度等因素限制,我国目前尚难做到对每次地震的精确预警。 问题1 (综合思维)地震预警是否代表地震预报? 问题2 (综合思维)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防灾减灾建设。据此完成1~3题。 1.防灾减灾的主要目的是( ) A.监测灾害发生过程 B.战胜自然灾害 C.杜绝自然灾害的发生 D.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2.下列属于灾中救援与救助的有( ) ①对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②对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 ③对灾区进行民间救济 ④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关于救灾应急预案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②主要是在灾中应急时发挥作用 ③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救灾应急预案毫无用处 ④各应急机构应职责分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穷窝子,水袋子,栽架子屋,绑架子床,水一来就去逃荒。”荆江(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流域的老人们,多半记得这一则民谚。读图,完成4~5题。 4.荆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有( ) ①地势低洼,易积水 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 ④多曲流,排水不畅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最合理的是(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 D.加强洪水监测 学习任务二 自救与互救 1.内容:_____、灾中救助和_____三个方面。 2.表现 (1)灾前准备 ①对可以较准确预测的灾害,做好灾前准备,对_____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②对于突发的,较难准确预测的灾害,做好灾前准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_____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灾中救助:按照预先设计好的_____进行撤离。 (3)灾后自我保护: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拓展延伸] (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地震是最难以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