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936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9 大气受热过程(含答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498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教版,地理,高中,答案,过程
    课时分层作业(九) 大气受热过程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23年3月13日,昭通市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据此完成1~2题。 1.浓雾天气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浓雾(  ) A.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削弱了地面辐射 C.削弱了太阳辐射 D.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深秋和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该时期(  ) A.昼夜温差较小,近地面大气中水汽易凝结 B.昼夜温差较小,近地面大气中水汽不易凝结 C.昼夜温差较大,近地面大气中水汽不易凝结 D.昼夜温差较大,近地面大气中水汽易凝结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很多自然现象,以便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云层的逆辐射强烈 B.大气的吸收强烈 C.大气的散射强烈 D.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烈 4.霜冻常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B.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 C.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读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回答5~6题。 5.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13日  B.14日  C.15日  D.16日 6.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易出现霜冻的是(  ) A.13日、14日   B.13日、15日 C.14日、16日   D.15日、16日 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7~8题。 7.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 8.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9.读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B表示_____,C表示_____。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 ____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过程有关。 读北京某月某日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 A.气温、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气温、地面辐射 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气温 D.气温、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11.图示最有可能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易错题)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的塑料膜或者透明玻璃。据此完成12~13题。 12.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持续的伏旱 C.连续的霜冻 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 13.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加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气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特别是果农、菜农,尤其要防范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下图示意哈尔滨市2023年10月1日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哈尔滨国庆节当日温差小的原因。 (2)10月4日,当地果农为防范低温冻害可能带来的损失,采取了不同措施。试从以下措施中任选其一并分析其原理。 ①燃烧秸秆,释放烟雾。 ②果园喷水。 (3)推测一日内果农最应实施防冻措施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1/1课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