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960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6 土壤的形成(含答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9943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教版,地理,高中,答案,形成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C A A B A A B C B D B A C B 11.(1)生物 成土母质 地表径流 下渗 (2)淀积 温带落叶阔叶 (3)该地区枯枝落叶多,生物量大;较南方地区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降水量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16.(1)气候、植被覆盖率、微生物活动、人类耕作方式等。 (2)草地能减轻风蚀作用,减少土壤有机质的流失;草地结皮层较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草地植被枯落物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草地对降尘和细颗粒物质具有拦截作用,有利于有机质在土壤表层积累。 (3)实施休耕制度,减轻人类活动对沙地的耕作强度;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牧还草;植树种草,提高沙地植被覆盖率;增施有机肥;采用铺设草方格等措施治理风沙。 1.C 2.A [第1题,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的组成比例常常共同影响着土壤的热量状况。当水分过多时,空气就会受到排挤,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影响植物生长;如果空气过多而水分缺少,则会造成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植物就会枯萎。性状良好的土壤,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适宜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的空气和水分组成比例一般在20%~30%之间变化。第2题,土壤有机质主要包括动、植物残体和腐殖质。] 3.A 4.B 5.A [第3题,根据材料“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可知,土壤容重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孔隙度越低,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重,土壤发育越差,越不利于作物生长,A正确。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土壤越肥沃,土壤容重越小。四种土壤中,松嫩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最肥沃,因此土壤容量最小。故选B。第5题,结合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分析,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深耕土地、红壤掺沙都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而引水灌溉使得土壤质地紧实,可能会提高土壤容重。故选A。] 6.A 7.B 8.C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南岛土壤中砖红壤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的平原地区,A正确;赤红壤面积仅次于砖红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B错误;黄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C错误;水稻土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河流流量较大的东部和北部河流沿岸和平原地区,D错误。第7题,由材料“黄壤是在云雾水分条件较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形成的”并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南岛中部为山地地区,海拔较高,气温低,水热条件随着高度升高而发生变化,植被由山麓地带的热带季雨林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加上山顶多云雾条件,发育了亚热带黄壤,B正确。第8题,结合材料可知,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形成的环境具有的共同特征是水热条件好。因此土壤的风化和成土作用较快,铁铝氧化物有明显积聚,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土壤酸性强;生物物质的循环速度较快,有机质积累少,土壤肥力低。综上所述,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C。] 9.B 10.D [第9题,红壤具有有机质含量低、酸性强、土质黏重的特点,①不合题意。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红壤腐殖质含量低,②符合题意。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淀积层常与淋溶层相伴存在,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淀积层应位于淋溶层之下,③符合题意。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原始物质基础,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为坚硬的岩石,母质层位于母岩层之上,④不合题意。B正确。第10题,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中的养分状况,A错误;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B错误;气温高,微生物活跃,分解速度快,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存,C错误;地形坡度大小影响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从而影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