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对训练(二)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说明:本
组卷网,总分36分 1.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除长约1 m的细线、带铁夹的铁架台、有小孔的小球、游标卡尺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_____(填正确答案的标号)。 A.停表 B.刻度尺 C.天平 D.弹簧测力计 (2)用停表记录了单摆全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 s。 (3)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计算时将摆线长加小球的直径当作摆长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停表过早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记为50次 2.在如图甲“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 如图乙,用螺旋测微器测出摆球的直径为_____ mm。 (2) 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丙,请根据图像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为_____ m/s2(已知π2≈9.8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若该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则其原因可能是_____。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50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49次摆动的时间 C.开始计时时,停表过早按下 D.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3.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若摆球在垂直于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甲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____。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乙中的Δt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下列器材和操作最合理的是_____;(图中的球均较小) A B C D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 A.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间细线长的距离,作为单摆摆长 B.用停表测量单摆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并作为单摆的周期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越大越好 D.为了减小误差,应该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 (3)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开始摆动时振幅较小,其他操作与计算均正确 B.小球的质量m较大,其他操作与计算均正确 C.开始计时时,过早按下停表,其他操作与计算均正确 D.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次全振动的时间记为(n+1)次全振动的时间,其他操作与计算均正确 (4)某同学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多次改变摆线长(记为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他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的l-T2图线如图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用a和b及π表示) 5.(1)滑板运动场地有一种常见的圆弧形轨道,其截面如图,某同学用一辆滑板车和手机估测轨道半径R(滑板车的长度远小于轨道半径)。 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手机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②找出轨道的最低点O,把滑板车从O点移开一小段距离至P点,由静止释放,用手机测出它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t,算出滑板车做往复运动的周期T=_____; ③将滑板车的运动视为简谐运动,则可将以上测量结果代入公式R=_____,计算出轨道半径。(用t、n、g表示) (2)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器材:有机玻璃条(白色是透光部分,黑色是宽度均为d=1.00 cm的挡光片),铁架台,数字计时器(含光电门),刻度尺。 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光电门安装在铁架台上,下方放置承接玻璃条下落的缓冲物; ②用刻度尺测量两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