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测评(二) 1.D [根据简谐运动的定义可知,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回复力为F=-kx,k是比例系数,不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不是弹簧长度,因x是变化的,回复力不可能是恒力,故A、C错误;回复力方向总是与位移方向相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的方向也必定与位移方向相反,故B错误;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每次经过平衡位置回复力一定为零,故D正确。] 2.A [由于钩码做受迫振动,因为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频率,电动机转速增大时,驱动力频率增大,则钩码的振动频率也随之增大,故A正确,D错误;当驱动力频率等于钩码的固有频率时,系统达到共振,振幅最大;若驱动力频率小于固有频率,随着驱动力频率增大,振幅增大;反之当驱动力频率大于固有频率时,随着驱动力频率增大,钩码振动的振幅减小,故B、C错误。] 3.A [由题可知“杆线摆”的摆长为L,等效的重力加速度g′=g sin θ,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得T=2π,A正确。] 4.C [若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先向右运动,可知M到b的时间为1 s,则=3 s+1 s=4 s,解得T=16 s,若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先向左运动,可知M到b的时间为1 s,则T=3 s+1 s=4 s,解得T= s,故C正确,A、B、D错误。] 5.D [沙漏摆动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在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则在木板1上细沙所形成的曲线P点附近的线条比Q点的粗一些,故A错误;木板做匀速运动,设振动周期为T,则有v1·T=v2·2T,可得=,可知木板2运动的速度是木板1运动速度的,故B错误;沙漏摆动过程中随着细沙的漏出,重心先降低后升高,则摆长先增大后减小,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可知,振动的周期先变大后变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6.C [由题图知T甲=T乙,则摆长相等,B错误;而单摆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A错误;A甲=2A乙,x甲=2sin cm,x乙=sin (ωt) cm,两单摆相位相差,C正确;由于两个摆的初相位不同,所以只有从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而且末位置也是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的特殊情况下,经过相同的时间,两摆球通过的路程才一定满足s甲=2s乙,D错误。] 7.A [某振子自由振动时的振动图像如图甲中实线所示,设周期为T1,而在某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稳定后的振动图像如图甲中虚线所示,设周期为T2;由图可知,T1f2;图乙中c点是发生共振,驱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f1,当受迫振动时,驱动力频率为f2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