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测评(一) 宇宙中的地球 一、选择题 2023年8月,美国航空航天局最新研究表示微生物有可能在月球南极附近的恶劣条件下存活,探寻其生命是未来前往月球南极的探测器的重要工作之一。月球南极有着长时间的阴影区,并可能蕴含着大量的水冰资源。据此完成1~2题。 1.相较于地球,月球上难以存在生命的根本原因是( ) A.距离太阳较远 B.体积、质量太小 C.公转速度过快 D.陨石撞击较多 2.月球南极可能存在微生物的有利条件是( ) A.气温低,大气厚度大 B.岩浆活动多,地热条件好 C.温差小,存在水环境 D.温度较适宜,存在液态水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不稳定状态的表现,太阳活动的类型有太阳黑子和耀斑等。下图示意某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过程。据此完成3~5题。 3.耀斑和太阳黑子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 A.色球层和光球层 B.光球层和色球层 C.色球层和日冕层 D.日冕层和光球层 4.图示太阳活动主要干扰地球高空大气中的(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电离层 5.图示太阳活动产生的直接不利影响是( ) A.地球磁场受到扰动 B.短波通信中断 C.引发台风灾害 D.改变气候状况 读下图,完成6~7题。 6.M地的年日照时数比N地多,其主要原因是M地( ) A.纬度较低 B.地势较高 C.气候干旱 D.白昼较长 7.N地的太阳辐射比M地丰富,其主要原因是N地( ) A.地势高,大气稀薄 B.海拔高,多冰雪 C.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D.气候干旱,光照强 下图表示地震时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到达震中距相同的地震台所需的时间。据此完成8~9题。 8.W2可传播的物质状态是 ( ) A.固体 B.气体 C.液体 D.以上三者均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W1的传播速度快于W2 B.震中距越远,纵波和横波到达地震台的时间差越大 C.W1和W2均可在液体中传播 D.地震时人首先感受到的是W1带来的晃动 读某同学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模型的照片,完成10~11题。 10.对各圈层位置的正确描述是( ) A.生物圈位于地壳内部 B.地核位于莫霍面以上 C.软流层位于岩石圈的内部 D.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 11.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D.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均匀 燕子石是海洋无脊椎动物———三叶虫的化石,主产于山东莱芜山区,因其色泽典雅、质地优良,虫体形似春燕、宛如浮雕,多被用于制砚陈于书案。据此完成12~13题。 12.下列可能与燕子石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是( ) A.恐龙脚印化石 B.古老地层中的煤 C.冻土中的猛犸象 D.古老地层中的铁 13.燕子石开采于山区指示了哪种环境变迁( ) A.生物演化 B.陆块漂移 C.地壳升降 D.气候变化 鲎(hòu)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演化于河口浅滩,熬过了地质史上的五次生物大灭绝。科学家用鲎身体里的淡蓝色血液研发出了“鲎试剂”,可用于药物检测。下图示意寒武纪以来生物多样性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 14.目前发现的最古老鲎化石是月盾鲎,推测月盾鲎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5.目前全球鲎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主要原因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陨石撞击地球 ③海岸带生态破坏 ④滥捕滥杀现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16.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校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他们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材料 太阳系模式图(下图)、太阳及八颗行星部分物理性质比较表 太阳系成员 距日远近(地球=1) 体积(地球=1) 半径(地球=1) 太阳 0 130万 109 水星 0.39 0.06 0.3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