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6051

8.3 法治社会 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0-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7372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法治,必修,统编,高中,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课前背诵 “法治政府的特征” 课前背诵 “法治政府的特征” (7) 人民满意的政府 (1) 职能科学的政府 (2) 权责法定的政府 (3) 执法严明的政府 (4) 公开公正的政府 (5) 智能高效的政府 (6) 廉洁诚信的政府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目标 主体 基础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全面依法治国的三根支柱。 法治社会 恶犬伤人 新规颁布 探究与分享一 任务一:结合情境,你认为恶犬伤人背后涉及哪些方面的责任? 任务二:从法治国家的基础而言,如何遏制恶犬伤人事件的频繁发生? 发生如此血淋淋的悲剧,除了心痛怜悯受害人外,相信很多人心里还有愤怒与不解———恶犬伤人到底是如何发生的?狗主人又是谁?咬人的狗为罗威纳犬,属于大型烈性犬,因体格大、攻击性强,在很多城市都属于禁养犬之列。禁养犬出现在城市小区,且没有遛狗绳、嘴套等相关约束性的工具,是此次悲剧的直接导火索。事件背后牵涉的责任是多方面的。一些养狗人士,在“我家狗不咬人”的盲目自信下,遛狗不牵绳、不戴嘴套,放任犬只在公共场所四处狂奔,只要没有发生咬人纠纷,类似违反规定的行为,往往不会受到任何追究或处罚,没有丝毫的违法代价。 恶犬伤人 新规颁布 探究提示一:养狗人既违反条例,擅自圈养大型烈性犬;小区物业如果没有及时驱赶,也将承担连带责任;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探究提示二:应建设法治社会,实现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明确养狗人义务。 2024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饲养动物致人损害典型案例,呼吁文明养犬、依规养犬,强化养犬有责、养犬负责意识,形成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的养犬氛围和环境。通过典型案例,最高法明确了一系列处理此类案件的具体原则,包括:禁止饲养的大型犬伤人,无论受害人有无过错,犬主均应承担全部责任;孕妇被犬咬后终止妊娠,饲养人应承担相关费用;犬只追逐路人致其受惊吓摔伤,“无接触式伤害”饲养人也担责;等等。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1.法治社会 (1)内涵 (2)地位 【注意】 法治社会中的“法”既包括国家的法律制度,还包括社会道德、自治组织制定的规则和自我约定的契约等等。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中的“法”只限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及中共党内法规。 这是从法治意识来看的,是法治社会的前提。 这是从法律实施来看的,是法治社会的保证。 这是从实施效果来看的,是法治社会的目标。 2、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 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从法治意识看,这是法治社会的前提 社会治理依法开展:从法律实施看,这是法治社会的保证 公共社会和谐有序:从实施效果看,这是法治社会的目标 信法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守法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用法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法治意识 法律实施 实施效果 2、法治社会的特征(具体表现)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表现: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法治意识(信法)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建设法治社会 2.具体措施 ①多元主体: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②社会规范: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