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6075

3.1—水循环(重难点知识 全国真题精选 真题答案解析)

日期:2025-10-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5256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真题,循环,重难点,知识,全国,精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基本概念 ① 定义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四大圈层中,通过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② 能量来源 :主要依靠 太阳能 (驱动蒸发、水汽输送)和 重力能 (驱动降水和径流)。 二、水循环的类型与过程 类型 发生领域 主要环节 特点 海陆间循环 海洋与陆地之间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洋 参与水量最大,联系海陆水体 陆地内循环 陆地内部(内流区) 蒸发(含蒸腾)→降水 水不流入海洋,参与水量少 海上内循环 海洋内部 海洋蒸发→降水 参与水量最多,范围最广 关键过程 : 蒸发 :海洋、陆地水体、植物蒸腾的水分转化为水汽。 水汽输送 :大气环流(如季风、信风)将水汽输送到陆地。 降水 :水汽凝结后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表或海洋。 径流 :包括 地表径流 (河流、冰川融水)和 地下径流 (下渗形成)。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重点) ① 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总水量恒定,但分布随时间变化。 ② 联系四大圈层 :促进物质迁移(如矿物质、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 ③ 塑造地表形态 :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地貌(如峡谷、冲积平原)。 ④ 调节气候 :海洋与陆地间热量交换,缓和温差。 ⑤ 更新水资源 :通过循环实现淡水资源的再生(但需注意再生周期差异)。 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重点+难点) 活动类型 影响环节 具体影响 案例 修建水库 地表径流 调节径流时间分配,增加库区蒸发和下渗 三峡水库 跨流域调水 地表径流 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 南水北调工程 过度开采地下水 地下径流 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 城市化(硬化路面) 下渗、地表径流 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加剧城市内涝 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增大 植树造林 下渗、蒸腾 增加下渗和蒸腾,调节局部气候 三北防护林 破坏植被 下渗、地表径流 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加剧,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五、重难点与易错点 ① 区分三种水循环类型 : 易错点 :误认为陆地内循环的水汽来源一定是本地蒸发(实际可能来自海洋,但未形成径流)。 关键 :内流区(如塔里木河)的降水属于陆地内循环,外流区(如长江)属于海陆间循环。 ② 水循环环节的归属 : 地下径流属于海陆间循环的环节 (若最终汇入海洋),但若在内流区则属于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属于蒸发环节 ,而非独立环节。 ③ 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 : 修建水库主要影响 地表径流的时间分配 ,而非空间分布。 跨流域调水改变 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 。 ④ 能量来源的全面性 : 水循环能量不仅来自太阳能,还需强调 重力能 对降水和径流的驱动作用。 ⑤ 水资源的可再生性 : 虽然水循环更新水资源,但若污染速度超过更新速度,仍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六、典型例题(辅助理解) 问1 :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参与哪种水循环? 答1 :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水最终消失在沙漠中,参与 陆地内循环 。 问2 :城市内涝与水循环哪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答2 :地表径流(硬化路面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骤增) 总结 :结合示意图记忆水循环过程,对比分析三种循环类型的差异,联系实际案例理解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23·河南·阶段练习】 SWAT模型是由美国农业部的农业研究中心开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下图为SWAT模型中的水循环过程,其中绿水流为实际蒸散发量,蓝水流为地表径流、壤中流以及地下径流之和,绿水储量为土壤含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流域内降水不变,植被覆盖率提升会造成( ) A.绿水储量升高 B.蓝水流增加 C.浅层含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