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拓展专练(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D A D B A B C A D D C C 14.(1)④>①=②=③>⑤ (2)B 上升 A 下沉 (3)画图略(A近地面为高压,B近地面为低压,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故形成逆时针的环流)。 (4)B 城市受热较多,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 净化空气 (5)白天 气温日较差变小、降水变多 15.(1)海陆热力性质 热力 (2)风自海洋吹向陆地(必须平行于等高面);两个等压面如下图所示: (3)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1.D 2.D [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气压区。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气压值乙>甲>丙>丁,故D正确。第2题,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根据等压面的形态可判断,甲处为近地面的低气压,乙处为近地面的高气压,丙处为高空的高气压,丁处为高空的低气压。甲处气流上升,乙处气流下沉,水平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即由乙流向甲、由丙流向丁,则甲、乙、丙、丁四处的气流运动方向是乙→甲→丙→丁→乙,故D正确。] 3.A 4.D [第3题,读图可知,M处的500百帕等压面分布的高度较高,N处的500百帕等压面分布的高度较低,从M处到N处的500百帕等压面分布高度不断降低,A正确。第4题,大气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读图可知,图中各城市高空气压自北向南由低到高,故海平面的气压自南向北由低到高,故正确排序是昆明、长沙、上海、青岛,D正确。] 5.B 6.A [第5题,甲、乙位于近地面,丙、丁位于高空,而丙地等压面下凹,丁地等压面上凸,说明丙地气压较低,丁地气压较高,甲、乙相反,B正确。第6题,甲地盛行下沉气流,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易导致雾霾的发生,A正确。] 7.B 8.C [第7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气压①②高于③④;结合图中等压面可知,①处等压面下凹,为低压,②处等压面上凸,为高压,因此气压②>①,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因此气压③>④。由此可知,气压值由低到高的排序应为④③①②,B正确。第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气压②大于①,即陆地气压高,气流下沉,这与近地面气温较低有关。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据此推断图示时刻为夜晚,C正确。] 9.A 10.D 11.D [第9题,根据图中等压面可判断水库的气压最低,裸地气压最高,林地气压次高,A正确,B错误。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因此水库的气温最高,裸地气压高于林地,则气温低于林地,C、D错误。第10题,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结合水库处等压面向下弯曲可判断,近地面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D正确。第11题,图中水库气压低于周边陆地,风应从陆地吹向水库,为陆风,③错误,④正确;水的比热容较周边陆地大,白天水库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夜晚水库气温高,形成低气压,①正确,②错误。故选D。] 12.C 13.C [第12题,据图中近地面等压线的弯曲可判断,两侧谷底近地面等压面上凸,说明为高压区,盛行下沉气流,气温低;山顶等压面下凹,为低压区,盛行上升气流,气温高。由此判断为白天,近地面风从谷底吹向山坡,为谷风。第13题,据山谷风原理可知,白天,受谷风影响,谷底的暖空气沿坡爬升;夜间,受山风影响,山顶的冷空气沿坡流向谷底,增大山坡的昼夜温差,利于果树有机质积累。] 14.第(1)题,根据气压变化的原理,在同一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读图,五个点中,①②③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①与⑤在同一垂直方向上,①海拔低,则气压高于⑤;③与④在同一垂直方向上,④海拔低,气压高于③。所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