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6326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3 第二章 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3988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主要,必修,图版,地理,高中,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等方式,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土壤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综合思维) 2.分析土壤剖面结构和土壤特性。(地理实践力) 3.通过案例,探究土壤的特性及其形成过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地协调观) 4.结合案例,分析不同地区土壤的形成因素及土壤特征。 (区域认知)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物质,由_____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一定_____,且能够生长植物。 2.厚度:一般为数十厘米到两米。 3.组成:土壤由_____、有机质、水分、空气和_____等组成。 有机物质 肥力 矿物质 土壤生物 微思考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解字》 百谷草木丽乎土。———《易传·彖传上·离》 这两句古文反映了土壤的什么特性? 提示:土壤的肥力特性,它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 二、土壤剖面 1.概念: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切面。 2.剖面 剖面 特征 _____层 一般出现在土壤表层。依据有机质的集聚状态,分为凋落物层、_____层和泥炭层 淋溶层 因_____作用而使土壤物质发生迁移和损失的土层 有机质 腐殖质 淋溶 剖面 特征 淀积层 土壤物质积累的地方,往往和_____相伴存在 母质层和 母岩层  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质称为成土母质,简称母质。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的原始物质基础 淋溶层 提示:不是。自然土壤剖面一般由有机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组成,而耕作土壤剖面一般由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组成。 微思考 所有土壤类型的剖面都一样吗? 三、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 1.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_____,母质的特性决定了土壤的性质。 2.生物 (1)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 (2)是土壤有机质的_____和分解者,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物质基础 制造者 3.气候 (1)影响土壤形成的_____。 (2)影响岩石矿物_____。 (3)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_____起重要作用。 4.地形 (1)可以通过控制成土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的发育和特性产生强烈的_____影响。 (2)影响因素:高度、_____和坡向。 基本因素 风化强度 分解 间接 坡度 5.时间: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增长而_____。 6.人类活动 (1)人类活动可以通过改变某一种成土因素或各因素间的关系,来改变和控制土壤发育和_____的方向。 (2)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是_____的。 加强 演化 双向 连一连 将影响土壤形成的相关因素连线。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土壤及其物质组成、土壤剖面 读森林、草原及耕作土壤剖面图,探究下列问题。 提示:耕作土壤剖面。 问题2 (综合思维)分析图中森林土壤与草原土壤垂直分层的差异及原因。 提示:森林土壤剖面最上层为凋落物层且土壤剖面厚,而草原土壤表面无凋落物层,土壤剖面较薄。原因:森林地区降水较多,植被茂密,枯枝落叶较多,土壤层较厚;而草原地区降水较少,植被稀疏,土壤发育条件差。 问题1 (区域认知)我国的华北平原地区主要对应哪类土壤剖面? 提示:耕作土壤主要分为三层:上层为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中间为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最底层为自然土层,未经熟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问题3 (综合思维)分析耕作土壤的主要特点。 1.土壤的物质组成 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比 组成 特征 作用 关系 矿物质 成土母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