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6335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7 第三章 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课件--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42510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图版,地理,高中,课件,避防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 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 1.了解面对自然灾害应采取的措施。(人地协调观) 2.结合自然灾害图文材料,分析最佳逃生路线。(综合思维) 3.掌握不同地区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措施。(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1.灾害监测 (1)目的:提供_____和信息,从而进行_____和预报,直至据此直接转入应急的抗灾救灾行动。 (2)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行灾前_____、灾时跟踪、灾后_____,并提出减灾决策建议。 数据 预警 预警 评估 2.灾害防御 (1)概念:指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_____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或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_____和损失。 非工程性 危害 (2)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工程性防 御措施  修建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地表环境,控制灾害与人口和财物等的_____,提高财物的抗灾性能等 非工程性 防御措施 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与防灾法律法规、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_____等途径 直接接触 公众减灾教育 [易混提醒] 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凡是通过规划、法律、管理及教育等途径达到减灾防灾目的的防御措施,就是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关键是修建防灾工程。二者的区别就是“软件”与“硬件”的差别。 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1.救灾准备 (1)涉及方面 ①救灾物资:救助灾害的物质基础。 ②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决定了救灾物资的到达时间。 (2)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 ①救灾物资分类:生活、_____、医用和_____物品四大类。 ②救援与救助的基本要求:自然灾害发生_____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 ③我国已建有位于北京、天津、沈阳等地的_____个中央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 救生 取暖御寒 12 20 2.灾中救援 (1)措施:灾害发生后,相关救灾部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对灾民进行救护和救济,对损坏的各种设施进行_____。 (2)目的: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灾后恢复 (1)目的 (2)救助形式:主要有政府救济、_____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抢修 降低 未来 民间 [轻巧记忆]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核心环节 救灾准备—未雨绸缪 灾中救援—雪中送炭 灾后恢复—亡羊补牢 提示:救灾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主要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和灾情大小决定。 微思考 1.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灾物资种类和数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2.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选址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提示: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后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三、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1.地震灾害的避防 (1)基本方针:“_____” (2)震前准备 ①为每个家庭成员准备一个_____和一张应急卡片。 ②经常清理物品,不要在门口、楼道、走廊等处堆放杂物,以保持_____畅通。 预防为主 应急包 通道 (3)避震措施 ①在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跑到室外的_____区。 ②在楼房里:卫生间和厨房由于承重墙性能较好,容易形成三角空间,是较安全的地方。 ③在户外:向开阔的地方转移。 空旷 (4)震后自救—被埋压在废墟下 短时间 ①保持_____畅通,稳定和扩大生存空间,然后设法脱离险境;②尽量保存_____,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 长时间 尽量寻找食物和___,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 呼吸 体力 水 2.滑坡灾害的避防 (1)向滑坡方向的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