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6486

1.2 地图 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粤教·粤人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2次 大小:38645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图,学案,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
    第二课时 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地形图 (1)在地图上,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成的线,叫作等高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依次连成的线,叫作等深线)。 (2)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作等高距。 (3)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4)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①等高线闭合,数值由中间向四周减小,为山峰。 ②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较小处凸出,为山脊。 ③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较大处凸出,为山谷。 ④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两两相等,为鞍部。 ⑤几条不同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2.主要的地形类型及颜色表示 地形类型 颜色表示 平原 一般用绿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丘陵、高原、山地 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 海洋、河流、湖泊、水库 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 一般用白色表示 重难突破 重难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1.根据等高线形态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2.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1)高低原理。“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向低处凸出是山脊。 (2)切线法。过脊线或谷线CD上一点C作CD的垂线AB,图甲中中部的C点海拔高,两侧的A、B点海拔低,故CD处为山脊;图乙中中部的C点海拔低,两侧的A、B点海拔高,故CD处为山谷。 跟踪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与铁路线路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虚线①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B ) A.鞍部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2.图中铁路拟改建为高速铁路,经过ab段时沿虚线修建的目的有( B ) ①增加交通运输方式 ②缩短通行时间 ③提高通行安全 ④降低线路坡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重难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选“点” (1)攀岩地点:陡崖或陡坡。 (2)宿营地:鞍部或平缓的坡地,避开山谷、山顶、陡崖等山体部位。 (3)水库大坝选址:“袋大口小”处,“袋大”即有利于集水的盆地,适合建水库,“口小”即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适合建大坝。尽量少淹没农田和村庄、少迁移居民。 2.选“线” (1)河流发育:山谷。 (2)登山路线:密陡疏缓,根据登山人员需求选择陡坡和缓坡。 (3)交通线路:一般线路与等高线平行,坡度较为平缓;尽量避开陡崖、陡坡等。 (4)引水线:最好自流引水,从高处向低处。 (5)漂流:山谷;等高线密集段的河流。 (6)逃生:泥石流、山洪常发生于山谷(见图甲),若遇上,应选择与山谷延伸的方向尽量垂直往上的山坡路线逃生。例如,在下图乙中,若虚线表示山谷,那么发生泥石流、山洪时,应该选择②路线。    3.选“面” (1)聚落选择:等高线稀疏的平坦开阔地区、距离河流近或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等。 (2)农业布局:等高线稀疏的平坦开阔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等高线密集的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跟踪训练 为了解我国南方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广东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前往该地开展研学活动。下图为研学地等高线地形图和玻璃栈道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研学途中可以看到玻璃栈道景观的是( B ) A.A处 B.D处 C.E处 D.F处 4.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D ) A.B处开发水溪漂流项目 B.F处兴建大型水库大坝 C.A处修建土特产加工厂 D.F处打造梯田特色旅游 基础巩固 下图为某地海拔与相对高度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300米的高度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