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地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16543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0 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讲义--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31883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地理
,
过程
,
必修
,
图版
,
高中
,
讲义
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学习目标 1.学会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地理实践力) 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综合思维) 3.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一、水循环 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类型 环节名称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H下渗、G地下径流 陆地内循环 I蒸发、F植物蒸腾、D降水 3.成因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海陆间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大。 ( ) (2)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最多。 ( ) (3)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是海上内循环。 ( ) (4)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蒸发环节上。 ( ) 提示:(1)× 海上内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大。 (2)× 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 (3)× 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 (4)×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地表径流环节上。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使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提示:不是。虽然地球上的水体总量丰富,但人类能利用的水资源数量极少,而且水体具有一定的更新周期。如果水资源遭受污染或用水速度超过水体更新速度,就会造成水资源短缺甚至枯竭。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我国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问题1 (区域认知)为什么我国中西部十多个省区大量建造集雨水窖、水池等? 提示: 我国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地处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问题2 (综合思维)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此工程的有利影响主要是什么? 提示:主要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有利影响主要是涵养水源,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 区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 节及示意图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挟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影响环节 具体影响 地表径流 ①修建水库、堤坝等工程可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 ③河流上游过度引水灌溉导致下游径流量减小; ④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例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干旱时抽取地下水进行农田灌溉,城市地铁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局部地区 大气降水 ①人工降雨增加局部地区的降水; ②“旱改水”、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量 蒸腾、蒸发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增大蒸发量 下渗 “旱改水”、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铺设渗水砖等,可增加下渗;破坏植被、路面硬化等,会减少下渗 1.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四章 地貌(含答案)(2025-09-18)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六章 自然灾害(含答案)(2025-09-18)
土壤课件(59张)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2025-09-17)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2025-09-18)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含答案)(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