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7103

【苏科版】八上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9-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4310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科版,八上,1.4人,听不到,声音,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70dB为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D.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2.次声波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下列事例应用这个特点工作的是(  ) A.胎儿身体状况诊断 B.声呐 C.眼镜清洗 D.地震监测 3.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工作的 D.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传递能量 B.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常伴有超声波产生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弱噪声 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蝙蝠利用超声波捕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地面上的人听不见高空中超音速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的是超声波 二、填空题 7.2024年9月18日合肥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人们无法提前获取信息是因为地震发出的声波是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如果群众被困可以通过敲击物体发出声音及时解救,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8.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该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60次,则该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9.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分钟内振动6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0.地震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地震产生的声波.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   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传递   . 11.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实验发现,后一次感受到声音的响度   (选填:较大、较小、一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 12.蝙蝠在空中停留时,翅膀每分钟扇动840次,则翅膀振动的频率为   Hz;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常伴随有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产生,因此用它可以监测自然灾害。 三、计算题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 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波水柱,这不断冲击物体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体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体是因为声波具有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