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中历史学习指引 高中历史学习指引 01 02 03 为什么要研习历史? 历史是什么? 怎样研习历史? 学科介绍 学法指导 课程体系 第一部分 学科介绍 1 历史是什么? 过去发生的事情 从老师的回答看,“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历史事件的记录 历史记录的研究 以及在此基础上 这是历史吗? 这是历史吗? 共字钱(约公元前5~前3世纪魏国货币)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十文,1912) 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 唐高祖开元通宝(621) 这是历史吗? 虎门销烟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渡江作战 那这些呢? 这是历史吗? 这是历史吗? 那这个呢? 历史是什么? 蓦然 回首 未来 之钥 history 第二部分 课程体系 2 选科走班 就业 选科 报考 3+1+2模式 必修 (物理方向与历史方向) 选择性必修 (历史方向) (合格性考试) (等级性考试) 课程体系 闭卷 学史何用 个人失忆会如何? 国家失忆会如何? 有一天我失忆了? 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 我不知道我到哪里去 我不知道自己在宇宙的位置 我不知道我在时间中的节点 我不知道父母是谁,朋友有谁 我不知道昨天意味着什么,今天该干什么 我更不知道明天我会怎么样 我生活在恐惧、不安之中, 我活着, 仅作为婴儿活着, 其实,作为曾经的我 已经死了 历史有什么用?———于个人而言 读史可以明智。———培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 历史学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载万千,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它学科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马克 布落赫 在现代西方,历史知识已经取代了形而上学和宗教,历史学不仅是一种学科,也是一种生命方式,思维方式。人们依靠自己的人生经历理解历史,对历史进行有选择的吸收。———海登 怀特 二十世纪初,有一位青年非常喜欢记日记,在1919年到1926年的日记,曾经出现以下的内容: 1919年12月4日 看《新青年杂志》; 1919年12月5日 上午看《新青年》往访林仕及执信。 下午看《新青年》; 1923年9月6日 下午看马克思经济学说; 1923年10月13日 晚看《共产党宣言》 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1923年10月 18日 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 ,乐而不能悬卷。 猜猜他是谁 历史有什么用?———与社会而言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 ———梁启超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文化便成为它最重要的黏合剂。 ———龙应台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堕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历史有什么用?———于国家民族而言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历史是民族凝聚的同心圆 ———康生 《我的1919》台词: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真正的学者不是局限在一国的舞台上,而是应该具有在世界都能随时适用的见识和姿态。” ———入江启四郎 看自己的国家相对主义很重要,特别是对学历史的人,更要意识到别的国家的人怎样看待自己的国家的历史———要极力避免认为自己的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例外主义’。因为,例外主义常常会走向非他主义。” ———麦卡弗里 历史有什么用?———于世界和人类而言 只了解一个国家,等于不了解任何国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