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9080

综合实践 活动二 介绍教室里人和物的位置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7968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综合,教案,一年级,师大,数学,学年
  • cover
综合实践 活动二 介绍教室里人和物的位置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数学·西师大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 级 一年级 学 期 上册 单 元 综合实践 我的伙伴我的班 课 题 活动二 介绍教室里人和物的位置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能准确区分并运用方位词描述教室里人和物的位置。 2.素养能力:通过观察、交流、游戏,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观察生活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准确区分并运用方位词描述教室里人和物的位置。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 一、趣味导入 【设计意图】本环节承接“自身方位感知”(提问引导、听指令做动作),向“环境方位应用”进阶,核心是让学生将“自身前后左右”的认知经验迁移到“教室场景中人和物的位置描述”,实现“从身体到空间,从个体到环境”的认知拓展。 教师提问引导:早上进教室,你怎么跟右边的同学打招呼?黑板在你前面还是后面?引发学生对“位置”的思考。 开展小游戏“听指令,做动作”: 指令示例:举左手、伸右手、转身看前面(面对黑板)、转身看后面(背对黑板)。 观察学生反应,纠正“左右”混淆问题(如:“左手对应左边,右手对应右边” )。 学生活动: 跟随指令做动作,初步感受“前后、左右”的方位差异。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描述伙伴的位置 【设计意图】以熟悉的同学为观察对象,让学生在真实互动中建立“自我为中心”的方位认知,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语言,突破“左右”辨别这一难点,培养主动观察和表达的习惯。 我的伙伴坐在哪里? 1.明确自身方位(建立基准): 让学生面向黑板坐好,引导: 前面:面对的方向(比如黑板);后面:背对的方向(比如教室后门)。 左面:左手边;右面:右手边。请学生边指边说,老师纠正姿势(如“左手自然下垂,边指边说左面”)。 互动训练:老师随机说方位(“指前面→指右面→指后面”),学生快速反应,强化肌肉记忆。 同桌互说(实践应用):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① 4人为一组,用“我的前面是( ),我的左面是( )……”或“我的左边是( ),我的右边是( )”依次介绍自己的小伙伴。 ②指名汇报,描述小组内成员的位置,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教师巡视指导: 纠正表达:如“××同学坐在我的左面”(避免“左边有同学”的模糊描述)。 鼓励补充特征:“我右面的同学扎着马尾辫”,增加描述的丰富性。 班级分享(提炼方法): 请3~4名学生上台,结合课本插图(如举手的同学),完整描述: 我的小伙伴××坐在我的右面。 我前面坐的是××,后面坐的是××。 教师追问深化:你怎么确定“前面”的? 引导归纳:以自己的朝向为基准判断前后,以左右手为基准判断左右。 学习任务二:描述物品的位置 【设计意图:】拓展方位描述到静态物品,巩固“上下、前后”等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环境,体会数学的实用性;通过小组合作,提升观察和归纳能力。 说一说教室里物品的位置。 1.黑板与国旗(上下/前后?) 观察课本插图:国旗和黑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表达: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拓展观察:教室里,电灯在黑板的上面,讲台在黑板的前面(靠近老师的一侧)。 请学生模仿说2~3个例子。 物品架的上下(分层认知) 看图提问:物品架上层放了什么?下层呢? 学生回答:物品架的上层放书,中层放水杯,下层放书包。 迁移生活:你的书桌抽屉,上层放文具,下层放书本?让学生联系自身物品描述,感受“上下”的相对性。 3. 小组观察分享(综合运用) 分组(4人一组),观察教室真实物品(门、窗、钟表、花盆等),用句式“____在____的____面”描述。 预设1. 门在教室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