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9087

综合实践 活动四 介绍生活中人和物的位置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43924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综合,教案,一年级,师大,数学,学年
  • cover
综合实践 活动四 介绍生活中人和物的位置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数学·西师大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 级 一年级 学 期 上册 单 元 综合实践 我的伙伴我的班 课 题 活动四 介绍生活中人和物的位置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并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能准确判断和表述。 2.素养能力:能运用位置词描述教室、校园、生活场景中人和物的位置,培养空间观念。感受位置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用位置词描述教室、校园、生活场景中人和物的位置。 教学流程 一、视频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视频内容,快速唤醒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词的记忆,建立视频情境与课堂主题的直接联系,为后续“介绍生活中位置”铺垫基础。 1.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看完了《上下前后左右》的趣味视频,是不是特别有意思? 现在请大家跟着视频里的小朋友一起动起来。 导入新课: 其实呀,生活中到处都藏着“上下前后左右”的秘密!就像视频里的小朋友用方位词介绍位置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当“生活小导游”,用这些神奇的词语,说说我们身边的人和物都在什么位置———比如你的好朋友站在哪里,书包放在哪里,甚至窗外的大树在教室的哪一面……大家准备好了吗?”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深入理解“前后” 【设计意图】:理解“前后”的方向描述,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因朝向改变,前后位置变化)通过模拟排队,锻炼观察推理能力和方位表达准确性。渗透“乘车排队、文明礼让”的德育意识,联系生活规则。 1.观察情境,提取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乘车排队”图 教师提问:穿粉衣服的小朋友说“前面有3人”,谁是她?“前面”指她面对的方向还是背对的方向?” 引导明确:观测点是自己,排队上车时,靠近车门的位置为“前”,远离车门的位置为“后”。 如果她转身向后,原来“前面”的人会变成她的哪一面? 初步感知前后相对性:朝向变,前后变。 2. 角色扮演: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①请5名学生上台排队。 ②提问:XX同学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③延伸:教室的前面是讲台,后面是黑板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 选5名学生上台模拟“排队上车”,其余学生描述: “XX同学前面有__人,后面有__人。”(如“扎辫子的同学前面有2人,后面有3人”。) 请排队学生转身向后,再描述:现在XX同学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对比两次描述,强化“前后随朝向变化”。) 3.德育延伸: 教师提问:乘车为什么要排队?不排队会怎样? 总结:排队守秩序,安全又文明,这是生活中的数学智慧! 学习任务二:区分“左右”的实际应用 【设计意图:】巩固左右的区分方法(以自身左右手为标准),突破“左右混淆”难点。通过肢体操作+游戏互动,强化左右的身体感知和语言表达。联系“端碗、写字”的生活习惯,规范动作,培养专注力。 1.观察模仿: 分两步观察教材图: 第一步(端碗拿筷):“小朋友左手端碗,右手拿筷子。” 请学生模仿动作,边做边说:“我的左手____,右手____。”(如“左手端碗,右手拿笔”。) 第二步(压本写字):“左手压本子,右手握笔。” 同样模仿,感受左右分工的生活逻辑(左稳右动)。 生活拓展: 生活中还有很多情景也要用“左右”表示位置关系,你能说出哪些? 预设1:课本左边是目录,右边是正文。 预设2: 收银台左边放购物篮,右边放扫码枪。 预设3: 床头左边放闹钟,右边放台灯。 预设4:黑板左边贴课程表、右边贴值日表。 3. 游戏挑战: ① 听指令,做动作: 老师发令:“左手摸右耳!右手拍左腿!左手举课本!右手指向窗外!” 学生快速反应,错误者“复活挑战”(强化左右肌肉记忆)。 ② 观察同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