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9331

周测9 波的衍射 波的干涉 多普勒效应 机械波综合应用(原卷版 解析版)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4667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周测,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物理
  • cover
周测9 波的衍射 波的干涉 多普勒效应 机械波综合应用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5·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1、2、3分别表示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  ) 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相等 B.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相等 C.3与1的波长、频率、波速均相等 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不相等 2.(2024·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二期中)某同学观察到波长不同的水波通过三个宽度相同的狭缝时的现象时拍下了甲、乙、丙三幅照片,三幅照片中的波长分别是狭缝宽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波通过狭缝后波长变短 B.照片中是水波的衍射现象,有些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C.此现象可以说明,波长一定时,缝越窄衍射现象越明显 D.此现象可以说明,缝宽一定时,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 3.(2024·北京市第五中学高二期中)将一端固定在墙上的轻质绳在中点位置分叉成相同的两股细绳,它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离分叉点相同长度处用左、右手在身体两侧分别握住直细绳的一端,同时以相同频率和振幅上下持续振动,产生的横波以相同的速率沿细绳传播。因开始振动时的情况不同,分别得到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波形。则(  ) A.甲图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并不相同 B.甲图中绳的分叉点是振动减弱的位置 C.乙图中绳的分叉点右侧始终见不到明显的波形 D.乙图只表示细绳上两列波刚传到分叉点时的波形 4.如图为两波源S1、S2在水槽中产生的波形,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为使两波在相遇区域能发生稳定的干涉,应(  ) A.增大S1与S2的间距 B.减小S1的振动振幅 C.将槽中的水换成油 D.增大S2的振动周期 5.(2024·宿迁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是用发波水槽演示多普勒效应的实验照片,水槽固定不动,波源以固定频率振动并以某一速度沿x轴方向移动,A、B是位于x轴上的两个质点,则在图示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 B.A处波速大于B处波速 C.质点A振动的频率大于波源频率 D.质点B振动的频率等于波源频率 6.(2024·成都七中高二阶段练习)汽车排放尾气时,常发出较大的噪音。在汽车中安装干涉消音器能够有效消除这类噪音。消音器的概念设计如图,当声波抵达甲点时分别沿着上方虚线和下方虚线传播,最终在乙点汇合。假设尾气噪音的主频率为f,声音传播速度为v,下列选项为两条路径的长度差,其中降噪效果最佳的是(  ) A.fv B. C. D. 7.(2024·武汉重点中学5G联合体高二期中)如图所示,S1、S2是水面上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其振动方向为竖直方向,S1、S2发出的波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且波长均为2 cm。P是水面上的一点,且S1、S2、P三点刚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S1、S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 cm,∠S1PS2=37°。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是振动减弱点 B.S1、S2连线中点始终处于最大位移 C.S1、S2连线上(不包含S1、S2两点)共有3个振动加强点 D.S1、P连线上(不包含S1点)共有2个振动加强点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 8.(2024·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小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附近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  ) A.挡板前后水波传播速度不相等 B.此时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将波源的频率增大,能更明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