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2999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4章第2节《呼吸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299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答案,练习题,呼吸作用,2节,4章第
  • cover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4章第2节《呼吸作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小梅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植物,在光下做实验 B.用开水烫过的绿色植物进行实验 C.试管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D.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该实验 2.在实验中常用溴麝香草酚蓝(BTB)溶液作为检测二氧化碳的试剂。该溶液在自然状态下呈蓝色,遇到二氧化碳后逐渐变成黄色。向装有等量金鱼藻的A、B试管中放入等量的BTB溶液并密封。A试管置于光照条件下,B试管置于黑暗条件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如下图)。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中BTB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试管呈蓝色,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了氧气 B.B试管呈蓝色,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了氧气 C.A试管呈黄色,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了二氧化碳 D.B试管呈黄色,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了二氧化碳 3.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 ) A.太阳能 B.食物 C.细胞呼吸作用 D.血液 4.下列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措施没有利用植物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卧室不宜摆放多盆绿色植物 B.种植蔬菜时往大棚里通入二氧化碳增加产量 C.经常给农作物松土,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D.德宏盛产的甜脆玉米采用冷链运输至沿海城市销售 5.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魔术。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见证了一代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科学品质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下列相关经典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海尔蒙特的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90克,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无机盐被植物吸收利用了的缘故 B.普里斯特利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是绿色植物可以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C.萨克斯的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在上述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6.如图中的①、②分别代表某植物细胞内的两个生理活动,甲、乙分别是该细胞的某种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每个细胞都进行①②过程 B.乙是线粒体,②过程释放氧气 C.①是造成酸雨最主要的原因 D.①②过程均发生物质和能量变化 7.在藻类繁盛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出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究其原因是( ) A.水温较低 B.水温较高 C.水中氧气较多 D.水中氧气较少 8.如图中甲瓶中是萌发种子,乙是煮熟种子,甲瓶蜡烛熄灭,乙瓶蜡烛继续燃烧,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 A.产生了二氧化碳 B.消耗了氧气 C.吸收了二氧化碳 D.释放了能量 9.如图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B.a物质是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定 C.①、②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 D.①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②只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10.如图是水果存放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与氧气浓度和温度的关系曲线,你认为存放水果的最佳条件是(  ) A.低温低氧 B.低温无氧 C.适温低氧 D.适温无氧 二、综合题 11.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呼吸时吸收了哪种气体?又产生了哪种气体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大豆种子。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往甲、乙两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观察到 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过程中 (填“储存”或“释放”)能量。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