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3332

7《短歌行》《归园田居》任务式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232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短歌行,归园田居,任务,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
  • cover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教科书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中的单元说明、注释及学习提示等学习资源,把握两首诗歌音韵节奏和情感基调,抓关键词、关键句,对比理解思想感情的异同,把握作品内涵。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情感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发展辩证思维、批判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诗歌的语言、情感之美,学会欣赏、评价不同时代不同价值取向的作品,进一步掌握诗歌鉴赏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 精读两首诗歌,感受诗人人生态度,辩证理解不同的价值取向,结合新时代新生活,指导自己实践,为我所用。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找关键词(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精读《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两首诗,解读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情感主旨。 教学难点: 通过两位诗人其他作品的阅读体验,立体感知两位诗人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辩证理解不同的价值取向。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任务】 1.课前安排学生结合初中学过的《龟虽寿》《饮酒》等相关作品,课前査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曹操、陶渊明各自生活的时代背景。 2.课前安排学生结合教材注释,精读《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两首诗,自主解读关键诗句内涵,把握诗歌情感主旨。 【课堂学习任务】 任务一 知人论世,初步领会作家作品 学生活动:回顾曹操《龟虽寿》、《饮酒》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了解两位诗人和本课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1.导入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曹操的《龟虽寿》和陶渊明的《饮酒》,两首诗歌,并说明这两首诗的思想情感。 明确:曹操与陶渊明不同表达的不同的精神追求。 这两位诗人,一位是充满野心壮志不已的的政治家,一位是厌弃官场向往田园风光的隐逸之士,是两位拥有不同价值取向的诗人。 2.诵读诗歌 学生活动:诵读诗歌,明确字词读音和书写,理解重点字词的字义。 明确: 提醒学生易错字。《短歌行》中的“譬”“唯”“衿”“悠悠”“呦呦”“苹”“掇”“阡”“ 讌”,《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暧暧”“颠” 阡陌的含义,厌的意思,尘网,樊笼的意思 3.诵读诗歌,知人论世 我们在阅读鉴赏诗歌时,有一种很重要的鉴赏方法,就是“知人论世”。关于曹操和陶渊明其人,同学们相对比较熟悉,我们不再赘述,我们根据一个表格来了解《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的题材、写作背景等信息 诗歌 体裁 题材 节奏韵律 诗人身份 时代背景 《短歌行》 四言古诗(乐府诗) 抒情诗 短促激越(适合抒发慷慨悲壮之情)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赤壁大战前夕/败于赤壁大战 54岁的年龄 《归园田居》 五言古诗 田园诗 舒缓平和(适合抒发闲适恬淡之情)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几仕几隐 官场黑暗 最终辞官 明确: (1)《短歌行》是一首四言古诗,题材属于政治抒情诗,节奏短促激越,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写作背景有的人说是赤壁大战前夕,有的人说是赤壁之战战败后写的,大概是曹操54岁时所写。 (2)《归园田居》是一首五言古诗,题材属于田园诗,节奏舒缓平和,苏轼称其为“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曾经几仕几隐,因为厌恶官场黑暗,最终辞官。 这两位诗人,一位是充满野心壮志不已的的政治家,一位是厌弃官场向往田园风光的隐逸之士,是两位拥有不同价值取向的诗人。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两首诗歌中又分别是怎样体现的呢? 任务二 抓关键句,深入领悟诗歌情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