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 防灾减灾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防灾减灾手段 (2024河南安阳一中期末)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各级政府不断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不断完善,救灾物资品种不断丰富,调运能力明显增强,为有效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下图为我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我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的特点有( ) ①空间上呈分散性 ②多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高原山地地区多,平原丘陵地区少 ④均分布在省级行政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据图推测影响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的主要因素有( ) ①资金和技术 ②自然灾害空间分布 ③人口分布 ④交通等基础设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组二 自救与互救 (2025吉林白城实验高中期末)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3月16日2时44分,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下列关于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4.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4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期中)我国南方某山区采矿后形成一条植被极少、堆满废渣的矿沟,每年雨季,当地都会发布某自然灾害预警。为减轻该自然灾害,沟谷中建设了一种由混凝土梁、支墩和连接在支墩上的废旧钢管等形成的桩状坝体(如图),减灾效果良好。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该坝体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台风 C.滑坡 D.洪涝 6.野外遇到该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 A.就地寻找掩体躲藏 B.向沟谷下方转移 C.向沟谷两侧高地跑 D.抓住漂浮物漂浮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节 防灾减灾 基础过关练 1.A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在空间上呈分散性,①正确;图中大部分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②正确;图中位于高原山地地区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占一小部分,因此不能说高原山地地区分布多,③错误;喀什、渭南、格尔木均不属于省级行政中心,④错误。故选A。 2.B 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属于国家规划和投资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应急保障体系,受资金和技术影响小,①错误;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优先考虑)、人口分布(一般人口稠密区的灾害损失更大)、交通等基础设施(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提高救灾的效率)是影响国家规划建设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主要因素,②③④正确。故选B。 3.B 在震后被埋压和砸伤时可能得不到专业人员及时救治,因此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A项自救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B项自救方法不正确,符合题意;地震发生后,废墟下会产生大量粉尘,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十分有必要,C项自救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不要绝望,要存有早晚能够被救出的希望,挑战生命极限,D项自救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4.C 震后互救原则主要有: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医务人员和青壮年;先救“生”,后救“人”,①③正确、②错误。保护好支撑物,可以避免二次伤害,即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