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考点复习(七下) “交子” 、“瓦子” 1、交子(1)出现的原因:①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繁荣起来;为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2)时间:北宋(南宋时是“会子”) (3)地点:四川地区。(4)地位:这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 2、“瓦子”, 东京城内专门供人们娱乐的场———瓦子”。“瓦子”里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勾栏”。南宋都城临安也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城内供人民娱乐的场所叫“瓦舍”。 2、意义:交子、瓦子的出现,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二、郑和下西洋--“和平之帆” 1、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1.郑和(三宝)下西洋--明成祖支持(继张班伟业,开哥麦先河) ①目的 a.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b.宣扬国威 ②七次下西洋时间段:1405年--1433年 ③出发点:江苏刘家港(江苏太仓境内) ④最远到达地区: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亚洲、非洲) ⑤意义: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远航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明朝的经济衰弱。) 7、评价: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杰出的航海家!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设置台湾府 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收复台湾 意义:①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据38年后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②郑成功成为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评价) 2、1684年(康熙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朝加强了对东南边疆的管辖。 三、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1.雅克萨之战(1)背景: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无恶不作,康熙帝决定用武力驱逐侵略者。 (2)经过:1685年和1686年,清军两次围攻雅克萨,打败俄军。 2.《尼布楚条约》 (1)时间: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通过平等谈判,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2)性质:这是划定中俄边界的第一个条约。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从法律上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 四、驻藏大臣的设置(雍正帝设立) 1、职权: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享有行政、军事、财政、外交等大权。乾隆时制定金奔巴瓶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由驻藏大臣督办 2、意义(作用)加:强清朝对西藏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统一 3、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台湾府→东南边疆 (2)驻藏大臣—西南边疆 (3)对西藏(政教合一)的管辖: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c.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 考点三 中国古代文化 一、汉字的演变(汉字在文字发展史上做文章) 1、甲骨文: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①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②甲骨卜辞真实记录了商王的活动,为研究当时(商周)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③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就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信史) 2、金文(铭文、钟鼎文):———出现于商,流行于西周(司母戊或后母戊) 3、小篆:秦统一后,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后期出现隶书 4、隶书:秦朝后期出现,汉朝时广泛使用,汉代竹简、帛书、石刻上的文字基本上是隶书。 5、草书(潇洒)、楷书(端庄)和行书(流畅便捷)———形成于汉后期,成熟于三国两晋 二、孔子--至圣先师、圣人 (长效考点) 春秋时期思想家,主要贡献: 1、思想家: ①思想核心(主张):“仁”;-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 ②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现实意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际关系的改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③创立儒家学派(影响:后来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