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8610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全章习题课件(共6份打包)2025-2026学年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63249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打包,八年级,2024,学年,2025-2026
    (课件网)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课堂检测 知识精练 新知梳理 4.4 升华和凝华 知识体系图 课标要求 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把物质由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2.升华过程需要_____热,凝华过程需要_____热。 固 气 气 固 吸 放 知识点 升华和凝华 例1  如图1所示,图甲中,在严冬,结冰的湿衣服也可以晾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是_____现象;图乙中,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是_____现象;图丙中,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是室 图1 内大量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_____(以上三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花附着在窗玻璃的_____ (选填“内侧”或“外侧”)形成的。 升华 升华 凝华 内侧 例2  小明用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在试管底部放入少量固态碘,将试管口用塞子塞紧。将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颗粒减少,同时瓶中出现大量紫红色气体,这是发生了_____现象,该过程中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图2 升华 吸收 (2)当试管中出现许多碘蒸气时,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待试管冷却后,在试管内壁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_____现象,该过程中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已知碘的熔点为113.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 ℃,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中的碘颗粒,则碘颗粒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熔化。 凝华 放出 会 例3  在易拉罐中放入一些冰块和盐的混合物,发现易拉罐的外表面有一层薄薄的霜。霜是_____(选填“水蒸气”或“空气”)直接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此过程中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易拉罐中的盐冰混合物的温度比0 ℃_____(选填“高”或“低”)。 水蒸气 凝华 放出 低 知识点 六种物态变化的辨别 例4   干冰在常温下可以不经过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_____。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利用配备特殊装置的飞机将干冰撒入一定高度的冷云层中。干冰迅速变为气体,会从周围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或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粒,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升华 吸收 放出 液化 凝华 例5  在海上可使用“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如图3所示)来获得淡水,它的工作原理是太阳照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水珠即可获得大量的淡水。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汽化,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D 图3 知识点拨 六种物态变化图: 注意:1.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中没有液态出现。 2.固体升华时吸热,可用于制冷。生活中常见的易升华的物质:干冰、碘、萘。 1.(知识点1)在寄送生鲜产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商家会在包装盒中放一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这是利用干冰 (  ) A.汽化吸热 B.液化放热 C.凝华放热 D.升华吸热 D 2.(知识点2)夏天,要存放新鲜的蔬菜水果,需要用保鲜膜包裹好,然后放入冰箱保鲜室里低温存放,否则容易“蔫”。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减慢蔬菜水果中的水 (  )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升华 C 3. (知识点1)灯泡用久了,内壁会发黑,这是由于灯泡工作中,钨丝受热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钨蒸气,遇到冷玻璃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的钨附着在玻璃内侧日积月累形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