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试卷(二)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2025·南通高二阶段练习)春秋战国时期在国君之下出现一整套以相和将为首脑的机构,官员以才能和功绩被国君任命和重用,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是食有封土,而是食有俸禄。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世官制度退出舞台 B.官员考核制度严密 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2.(2025·重庆高三开学考试)下表是根据《汉书》整理的关于郡县官员的考核情况记录,据此可知汉代官员考核 (陈立)为天水太守,劝民农桑,为天下最 (祭肜)除偃师长,视事五年,县无盗贼,课为第一,迁襄贲令 (韩延寿)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卜式)迁成皋令,将漕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 A.强调儒家伦理道德品质 B.标准多样切合实际需要 C.以任满三年为考核周期 D.是官员升迁的唯一依据 3.(2025·吉林高二阶段练习)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面有关科举考试的诗句与历史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诗句 历史结论 A.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士农工商界限被打破 B. 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 科举选拔标准存在缺陷 C.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科举取士有年龄限制 D.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读书人政治地位提升 4.(2025·遵义模拟)唐朝御史必须具有担任过地方州县的资历,“郎官御史,先与县令三考以上,有政绩者取”。唐肃宗时规定,“不历州县不拟台省”,要求监察官吏必须熟悉吏治民情和管理业务。这体现出唐朝 A.重视监察官员任职素养 B.官员考核注重政绩 C.地方治理能力得以提高 D.监察职权的广泛性 5.(2025·邢台模拟)明朝吏部司官的铨选实行分省配额制,除两广共1员、大省间通融互补2员外,其余省各1员。嘉靖年间,吏部文选郎中高简引荐浙江人茅坤入吏部,挤占北直隶员缺,引发北直隶官员强烈不满,最终高简因破坏“省必一人”原则,被劾“引用私人、布植党与”,受杖充军。明朝吏部司官的铨选 A.埋下了官员结党营私的隐患 B.推动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D.削弱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 6.(2024·邯郸高二期中)下表是晚清时期不同阶段的选官特点。据此可知,晚清时期选官用人的总趋势是 阶段 特点 咸同年间 选官用人强调坚忍任事,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要旨 甲午战后 特别强调对近代西方分科治学中专门知识的重视,热衷选调与征用留学生及国内新式学堂毕业生 新政停废科举后 学堂毕业或留学毕业回国的学历,成为新官员进入仕途炙手可热的凭证。越来越多的专门人才被吸纳进入职官队伍 A.国家统一管理 B.偏重实用专科知识 C.坚持中西结合 D.教育与选官相结合 7.(2024·大连滨城高中联盟高二月考)《奏定学堂章程》颁行后,朝廷无力应付社会对教科书需求数量、种类的激增。因此政府鼓励私家编纂,许以经济利益以应学堂之需。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官修与私纂并存、以私纂为主的教科书流通的局面。这表明 A.新式教育蓬勃发展 B.近代教育转型艰难 C.学堂选官获得认可 D.教育体制走向完备 8.(2025·湘豫名校高三联考)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凡二人以上同有受任之资格时,以有文官考试合格证书者任之”。后来的北京政府取消了文官考试及格在众多任用资格中的优先权,而强调任职者的经历和行政经验。这一变化 A.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吸收中西文官制度精华 C.意在保持行政的连续性 D.表明制度改革走向失败 9.(2024·玉林高二上期中)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二届高等文官考试中,有两位女青年脱颖而出,当时一位有名的妇女活动家为其中一名“女状元”题诗赞曰:“一日声名四海知,千秋旷典重名时,秉彝毕竟同攸美,漫说男儿胜女儿。”这可印证当时的文官考试制度 A.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