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9313

【浙教版】科学 九上1.4常见的碱 巩固提升练

日期:2025-10-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41077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科学,九上,常见,巩固,提升
    【浙教版2024】九上1.4常见的碱 巩固提升练 一、选择题 1.运输氢氧化钠固体的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2.(2025九上·德清期末)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沉淀为红褐色 B.A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C.B 点时溶液pH=7 D.A点到 B 点硫酸钠质量不变 3.(2025八上·宁波期末)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4.(2025·普陀模拟)为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小科同学取适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利用传感器测定CO2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B.氢氧化钠固体已完全变质 C.100s时溶液的pH>7 D.200s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5.(2025八上·宁波期末)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6.(2025七上·台州开学考)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酚酞不变红 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全部变质 B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始终未浑浊 该石灰水一定变质 C 向稀盐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溶液温度升高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试管内液面上升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A.A B.B C.C D.D 7.(2025·浙江会考)已知溶液的导电性与单位体积内离子的数目、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越多,导电性越强;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如两个氯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导电性相当).现向含有和的混合液中通入气体,下列测得溶液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变化与通入气体体积(V)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5九下·瑞安开学考)如图是一种简易喷泉实验装置。先推动注射器(a)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b),然后松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上移动,小药瓶中出现彩色喷泉。下列组合能形成红色喷泉的是(  ) A.b中放,a中放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B.b中放,a中放滴有紫色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 C.b中放,a中放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D.b中放,a中放滴有紫色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 9.(2025九上·浙江月考)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在烧瓶内收集满CO2, 如图I所示,T 开K, 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同时迅速注入烧瓶内,关闭K, 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到甲中有白 色沉淀生成,乙中无明显现象。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烧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Ⅱ所示,曲线①和曲 线②分别表示甲、乙两个烧瓶内的压强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实验可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 B.通过图Ⅱ可知,吸收大量的CO2 最好选用澄清石灰水 C.图Ⅱ中AB 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用注射器注入液体,压缩烧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 D.图Ⅱ中点C、点 E 对应的实验操作是振荡烧瓶 10.(2025·舟山模拟)航天员的舱外服会放有一种药饼,药饼的主要成分是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下列关于药饼说法正确的是 A.取部分药饼溶于水后可以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