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9.作息有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规律作息的重要性,掌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方法。 2.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时间观念。 3.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认识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规律作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节奏,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等等。这种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就是我们的作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有规律的作息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作息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作息有规律》。 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规律作息的重要性 1.展示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片中的小朋友在不同时间都在做什么。 2.学生回答:早上起床后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去上学;中午在学校吃饭、午休;下午放学回家后做作业、玩耍,晚上睡觉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规律的作息,会怎么样呢?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补充。例如,没有规律的作息可能会导致身体不健康、学习效率低下、心情烦躁等。 (二)了解合理的作息时间 1.小组讨论:你们认为小学生每天应该在什么时间起床、睡觉、吃饭、学习、玩耍呢? 2.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合理的作息时间。例如,小学生每天应该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按时吃饭,不挑食;合理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等。 (三)制定作息时间表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合理的作息时间,制定一份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2.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3.小组交流,互相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4.全班展示,评选出“最佳作息时间表”。 (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学生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案例,如每天按时起床、认真完成作业后再玩耍等,让学生分析这些行为的好处。 2.学生讨论并发言。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方法。例如,设置闹钟提醒自己起床和睡觉;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让家长监督自己等。 4.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按照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进行生活,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变化。 三、课堂总结 1.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同学们,规律作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珍惜时间,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健康和快乐。 四、布置作业 1.把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贴在床头,每天按照时间表进行生活。 2.记录自己一周内的作息情况,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