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0447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0-0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89541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文化,7.1+,-2025-2026,必修,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一课 哲学总论 第二课 唯物论 第三课 辩证法 第四课 认识论 第五课 社会历史观 第六课 人生价值观 第七课 文化总论、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八课 中外文化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全书框架 哲学 文化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的灵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内涵与功能 民族性与多样性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单元框架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三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古今 文化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时间上)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空间上) 校园文化 班级文化 广场文化 社区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什么是文化 教室墙上贴的市民文明公约,它与我们说的文化有密切关系,我觉得精神上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文化呢! 文化就是知识,人们常说这个人有文化就是指的他很有知识。如果一个人从来都没有读过书,那他就一定是个没文化的人。 文化并不仅仅是印在书本上的知识,电影中的画面和故事、各种摄影作品、建筑、文艺节目等虽然不是书本知识,但也应该属于文化的内容。 你同意他们三个人当中谁的观点?为什么?请说说你对文化的理解。 (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本单元用的是狭义的文化) 1、文化的含义 注意:文化的力量与功能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可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认为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需要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将文化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主体 客体 判断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农民种植小麦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参加校园艺术文化节 观看电影《烈火英雄》 超市购物 四川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特朗普宣布参加2024总统竞选 (经济现象) (经济现象) (政治现象) (自然现象) (政治现象)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 提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文化的含义进行理解: 第一: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原始森林); 第二 纯经济的东西不是文化(如交换、分配); 第三:纯政治的东西不是文化(如政党、选举) 文化活动相对于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 上图的古树土堡是文化吗?将古树土堡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想一想 古树土堡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将古树土堡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则属于文化。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过人的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化。 点 拨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精神产品(静态);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动态)。 2、文化的特点 判断技巧 第一,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比如:生产、分配、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