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寻觅社会的真谛 5.1社会历史的本质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5.3社会历史的主体 (1)实践(本质)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基 础 前 提 条 件 制 约 基 础 本框地位和内容 (1)规律 (2)总趋势 基本矛盾 普遍规律 总趋势 实现途径 实现方式 地位 含义 关系 (1)历史的创造者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要 求 社会生活 (决定) 社会 存在 (反作用) 精神生活过程 物质生活过程 社会 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完全同步性、反作用) 促进 阻碍 (本质:实践) 物质资料 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 人口 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 风俗、习惯 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实践 知识回顾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1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 5.2 社会历史的发展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课标要求】: 1.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总趋势。 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群众观。 【学习目标】: 1.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明确社会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并分析相关案例 3.明确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理解改革的意义 4.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自觉树立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 -第一目-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1.理解四个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2.厘清两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把握两条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产生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自主学习 要求:时间3分钟,阅读教材62-64页,勾画梳理以下问题 我们想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活着,活着就需要吃喝住穿等,也就是要有物质生活资料。 物质生产在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 (1)地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作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为了生活,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 需要进行 采取一定的方式 需要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即 提示:生产方式 生产力 + 生产关系 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那么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又是什么呢?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矛盾 社会基本 矛盾 (1)生产力 (1)含义: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2)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3)地位: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 劳动者(人) 劳动对象(对象) 劳动资料(工具)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标志)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 (1)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2)基本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如:平均分配、按劳分配)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如:平等互助、剥削压迫)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如:公有制、私有制。起决定作用) 生产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哪些属于生产力?哪些属于生产关系? A.手工织布 B.科技 大机器生产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个人所得税 E.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F.按劳分配制度 H.海水稻育种技术 I.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课堂练习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手推磨 蒸汽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