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0479

【浙教版】科学 七上 期中培优检测卷2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43381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科学,七上,期中,培优,检测
    【2025年秋季】浙教版科学七上 期中培优检测卷2 一、选择题 1.(2025七上·镇海区期末)为研究学校近视防控措施效果,每学期需要检查视力。“检查视力”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发现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获得事实与证据、交流与讨论。 【解答】检查视力,是通过检查获得学生近视情况的数据,属于获得事实与证据环节。 故答案为:D。 2.(2025·龙湾模拟)实验室用于测量物体长度的仪器是(  ) A.温度计 B.量筒 C.刻度尺 D.秒表 【答案】C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器材的用途判断。 【解答】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秒表测量时间,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3.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A.大雁何时南飞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哪种颜色的月季花好看 D.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否受温度影响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科学 【解析】【分析】 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解答】 A.大雁何时南飞,有科学研究的价值,研究的是大雁的迁徙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鼠妇生活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 C.哪种月季花好看,漂亮,是人的感觉,没有科学研究价值,故C符合题意; D.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否受温度影响,有科学研究的价值,是研究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5·浙江模拟)在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结构实验中,出现下列情况,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调节结构a能改变视野亮暗程度 B.图乙,①是在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C.图丙,为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右下方移 D.图丁,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中反光镜(图甲中 a 可能为反光镜 )和光圈可调节视野亮度,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聚光能力强,可使视野变亮;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视野越亮。物镜有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之分,高倍物镜镜头长,离载玻片距离近,低倍物镜镜头短,离载玻片距离远。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与装片移动: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均颠倒。所以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若要将视野中某位置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向物像所在方向移动。 (3)临时装片制作与常见问题: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如盖玻片下有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会呈现黑色圆圈状。 (4)图甲中的a为显微镜的反光镜;图乙中的①是在使用低倍物镜观察,②是在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解答】A、图甲中的a为显微镜的反光镜,能够调节视野的亮暗程度,A正确。 B、图乙中的①是在使用低倍物镜观察,②是在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错误。 C、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图丙,为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右下方移,C正确。 D、图丁,视野中出现的黑色圆圈,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出现的气泡,D正确。 故答案为:B。 5.(2025九上·衢州期末)“树木从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生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紫菜蛋花汤”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