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七年级上册 第1节 机械运动(2)———机械运动的描述及测量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1)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方向不变且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路程都相等,或者说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都不改变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特征:一是运动的路径是直线;二是运动的快慢保持不变,即它的速度是一个恒量,即任一时刻都相 同。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3.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1)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通过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谁用的时间多,谁就慢。 (2)经过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经过相同的时间,谁通过的路程长,谁就快;谁通过的路程短,谁就慢。 4.速度: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符号是“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是“千米/时”,符 号是“km/h”。“m/s”与“km/h”的换算为1m/s=3.6km/h。 (3)物理意义: 速度这一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紧扣定义的,因为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某汽车匀速直线运 动的速度是20m/s,则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钟汽车通过的路程为20m。 注意:千万不要写成“每秒钟汽车通过的路程是20m/s”。 【拓展】图像法解决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1)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图像中可以获取的信息: ①该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它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②该图像的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运行时间,利用一组对应的时间和路程值,可求出该物体的运 动速度大小。 ③可以通过图像,查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④可以通过图像查该物体通过某段路程需要的时间。 ⑤如果是两条线段在同一个图中,可以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快慢。 ⑥如果某段时间内线段是水平的,就说明这段时间内物体是静止的。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时间(v t)图像如图所示。 1 40 科学 七年级上册 它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它可以直接查得物体的速度,同一物体的s t图像和v t图像形状不同。 【拓展】平均速度 (1)定义:平均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表示的是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 运动的快慢程度。 (2)公式:用v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平均速度的公式为:v=s。t (3)理解: ①平均速度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知道了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 速度,就大体上知道了它运动的快慢,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即不知它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 中途停留。也不能准确说明物体每时每刻的位置。 ②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上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因为不同路程上或不同时 间内的平均速度通常情况下是不同的。 ③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应该根据公 式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去求得。 例1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A.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就越大 B.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就越小 C.物体的运动速度v由s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t D.上述说法都有道理 解析:对匀速直线运动而言,运动快慢是恒定不变的,即速度不变,则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不变的,但路 程与时间成正比,花的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就越大。本题答案是C。 注意:用两个量的比值来测量或计算一个量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如果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做匀 速运动,它的速度已经是确定的,我们用一段时间内它跑过的路程来计算速度无非是一种测量方法。当然 测量的时间可长可短,路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