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0601

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教学课件)(29张PPT)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224830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物理,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29张
  • cover
第二章 机械振动 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2019 第五节 实验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学习目标 01 02 03 04 物理观念 理解单摆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的定量关系,掌握公式 。 科学思维 能从单摆周期公式推导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分析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措施。 科学探究 设计实验步骤,正确测量摆长和周期,通过多组数据计算?g,并评估结果可靠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认识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实际意义(如地质勘探、航天应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实验原理(周期公式)、摆长与周期的测量方法。 误差分析(摆角影响、摆长测量偏差、周期读数误差)。 曾经有个广东人到瑞士旅游,看到摆钟很漂亮,就买了一个回家,但是回到广东之后发现摆钟计时不准了,而在瑞士买的时候是很准的。后来就打电话投诉,但经过鉴定摆钟的质量是没有问题的。那问题出现在哪里?摆钟是走慢了还是走快了?如何进行校准呢?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我们知道,这里摆长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是重力加速度g发生了变化。 ?????=????????????????? ? 导入新课 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了解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分布,对地球物理学、航空航天技术及大地测量等领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就需要了解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导入新课 实验思路 01 惠更斯在推导出单摆的周期公式后,用一个单摆测出了巴黎的重力加速度。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办法,测量所在地区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当摆角较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根据其周期公式可得: 实验思路 惠更斯 想一想,要根据上式测量重力加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应该如何设计实验装置、选择实验器材?怎样才能减小实验误差? 实验目的和原理 02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器材 03 ? ? ? 有弹力 无弹力 铁架台(带铁夹),中心有孔的金属小球,约1m长的细线,米尺,游标卡尺(选用),停表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04 1.做单摆 (1)让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稍大一些的结,制成一个单摆。 (2)把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 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 让摆球自由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作上标记。 实验步骤 2.测摆长 用米尺量出从悬点到小球上端的悬线长l0,再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d,则摆长l=l0+ 。 测摆线长度 测摆球的直径 实验步骤 3.测周期 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摆角小于5°),然后释放摆球让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单摆摆动稳定后,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T。 秒表测单摆的周期 4.改变摆长重测周期 将单摆的摆长变短或变长,重复实验三次,测出相应的摆长l和周期T。 实验步骤 2分7.6秒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秒表的读数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1分51.4秒 秒表的读数 数据分析 05 每改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 l 和 T 代入公式 中求出g值,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设计如表所示实验表格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验次数 摆长l(m) 周期T(s) 加速度g(m/s2) g的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法 数据分析 由T=2π 得T2= l 作出 T2-l 图像,即以T2为纵轴,以l为横轴。其斜 率 ,由图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图像法 数据分析 误差分析 06 1.系统误差 主要来自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摆球和摆长是否符合要求,最大摆角是否不超过5°,是否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等。 ? 误差分析 2.偶然误差 ( 1 )主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