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2.找春天 课时 2 教材与学情分析 《找春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一个“找”字,说明春天的景象尚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是早春时节。早春的景象与仲春、暮春有所不同,文中可以看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都在暗示春天才刚刚开始,还没到春光烂漫的时候。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中小女孩弯腰探寻,呼朋引伴,小男孩兴高采烈,循声而来,这一呼一应之中,寻找的乐趣和发现的美好扑面而来,使人情不自禁地也想加入这“找春天”的行列之中。 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说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春天来了!她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里呢?让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块儿去“找春天”吧!(板书课题:找春天) 板块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学习活动一: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把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标出来。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 3.小组内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4.集体交流,重点指导。 (1)我会读。 课件出示词语: 脱掉 棉袄 寻找 害羞 姑娘 嫩芽 音符 解冻 触到 杜鹃 探出头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①小组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正音。“遮、触”是翘舌音;“嫩”读nèn,不读lèn。 ②全班齐读。 ③去掉拼音分小组开火车读。 ④课件出示生字,指名朗读并组词,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我会记。 ①你知道这些词语中有哪些字是表示动作的吗?找一找。(脱、寻、触、探、遮、掩、躲、藏) 教师补充: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随机出示一个表示动作的词,你来做动作,看看你是否理解了这个动词。 ②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课文中的其他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或已经认识的字自由交流,同学之间相互补充。) 板块三、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1.出示朗读要求: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重点指导朗读问句、长句。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3.教师范读,指出倾听的要求: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生字的读音和朗读的语气、重音。 4.指名读,要求: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不回读。 5.全班齐读课文。 板块四、自读课文,朗读积累 学习活动二: 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2.朗读第1、2自然段,感受找春天的“喜悦”。 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提示: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学习了生字的基础上通读课文,既有效巩固了生字,又能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2.朗读第1、2自然段,感受找春天的“喜悦”。 (1)出示第1、2自然段,自由读,思考:你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提示:读出喜悦,读出寻找春天的急切与快乐。第1自然段连用两个感叹句“春天来了!”仿佛经过了一个寒冬的盼望,终于等到了似的,饱含着惊喜。第2自然段中,3个连续的动作“脱掉”“冲出”“奔向”,仿佛是一口气完成的,写出了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心情。 (2)怎么才能读出找春天的急切与喜悦呢? 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