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2192

3 “贝”的故事 教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744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故事,教案
  • cover
3.“贝”的故事 课题 “贝”的故事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主要通过讲“贝”是什么,在甲骨文中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在古代有什么用途,用“贝”作偏旁的字表示什么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形声字的规律,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学前准备 1.搜集有关贝的汉字。(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3.搜索贝类图片、贝类饰品。(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认读“甲骨文”“饰品”的词语,会写“钱币”等词语。 4.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的特点。 5.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学习重点 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体会汉字字义与其偏旁的关系特点。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启发谈话,说说对贝的了解,引入课题。2.出示贝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其形状。?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1.学生自由交流对贝的了解。2.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用时:15分钟)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开火车认读生字。(3)用生字组词。?4.指导学生书写。?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汉字的魅力。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并组词。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6.小组成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用时:15分钟)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开火车认读生字。?(3)用生字组词。?4.指导学生书写。?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汉字的魅力。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仔细观察“我会认”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并组词。?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6.小组成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 1.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 1. 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2.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教学反思 根据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思考、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我在导入课题时展示了海边一些贝类的图片及饰品等。以激发兴趣为前提,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并自己查字典寻找与贝字有关的汉字,逐步体会语言的博大精深!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学习汉字,掌握汉字,享受成功的愉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学习重点 通过学习形声字感受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1.学生读生字、新词。?2.学生交流课文内容。 4.组词。?贝( ) 珍( )?甲( ) 钱( )?( )产 有( )?财( ) ( )买 二、精读课文。(用时25分钟) 朗读课文提出问题:?(1)贝壳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2)贝壳有什么特点?在古代,人们把它用作什么??(3)用“贝”字作偏旁的字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