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4.邓小平爷爷植树 课时 2 教材与学情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1987年4月5日,八十三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情景。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点明时间。第2-4自然段写邓小平爷爷前往天坛公园植树,详细地写了他手握铁锹,栽种柏树苗的场景。第5自然段讲长大后的柏树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本文在描写中还用到了一些四字词语,如“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积累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邓、坛”等14个生字,会写“邓、植”等8个字,会写“爷爷、植树”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第3自然段,能借助插图,说说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 3.积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4个四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第3自然段,能借助插图,说说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 2.积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4个四字词语。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介绍植树节,导入新课 1.介绍植树节的由来。 2.出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图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学习活动一: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自己朗读并圈出难度的生字。 交流并并归类识记。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归类认读、识记字词。 (1)观察邓小平爷爷植树图,出示词语:邓小平、高龄、天坛、植树。 ①图片上的邓小平爷爷年纪已经很大了,可以用“高龄”来形容,谁来读一读这个词? ②引导说话:请用以上4个词语,说说植树图上的内容。 (2)动作演示,识记动词:握、挖、扶、挥、选、移、填。 提示:前4个生字都是提手旁,都表示手部的动作。 (3)巧借字理,学习词语:休息。 (4)出示树苗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茁壮”的意思。 (5)找出“格外、引人注目、兴致勃勃”的近义词,帮助理解词语。 板块三、学习第1自然段 学习活动二: 指名朗读:谁愿意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想一想:“难忘”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令你难忘的人或事? (2)用一用:你能用“难忘”造句吗? 板块四、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长句1: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出示蓝天图: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天空?课文是用哪两个词来形容的?你能读好它们吗?把词语带到句子中,试着读一读,读出天空的美。 要点:借助图片让学生感受天空的美,练读词语“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并指导学生将感受带入句子的朗读中。 2.出示长句2: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 (1)这句话中也有一个四字词语,谁能把它找出来?带着大家读一读。 (2)为什么邓小平爷爷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呢? 提示:因为他已经83岁高龄了;因为他是国家领导…… (3)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亲自去植树,你有什么感想?读出你的崇敬之情。 要点:通过交流感受,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83岁高龄”“格外引人注目”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3.出示长句3: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这句话里也有四字词语,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板块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 2.独立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邓:右边是“阝”,不是“卩”,横撇弯钩一笔写成,竖要写得长而直。 植:右边“直”的第三笔写在竖中线上,里面三横间距均匀。 满: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左边第一笔点和右边的“艹”平齐;右边要写得紧凑,第二笔竖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第六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