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5087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章末总结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3325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学年,八年级,2024,物理,第二章,2025-2026
  • cover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章末总结 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气体的传声效果比固体的好 C.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考点声音的特性 例2 图1为我国民族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叫声悦耳动听。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C.用唢呐声模仿鸟叫声,主要模仿它们的音色 D.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减弱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音调 例3 钢琴的琴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弛,影响音准,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调一次音。某次调音中,小刚利用声音监测装置测得某根琴弦在校准前、后发出的声音的部分特性如下表所示。通过比较可知(  ) 声音 声音强弱等级/dB 频率/Hz 校准前 60 1 000 校准后 70 1 100 A.校准前发出的声音比校准后的响度大 B.校准前发出的声音比校准后的音调低 C.校准后琴弦振动的幅度比校准前的小 D.校准后琴弦振动的频率比校准前的低 例4 如图2-甲所示,将话筒接在计算机的输入端,将3支音叉移到离话筒相同距离的位置,先后用锤子敲击它们,计算机的屏幕上先后出现如图2-乙所示的三个声音波形。 图2 从声音波形可以看出,频率最高的是_____声音,音调最低的是_____声音,响度最大的是_____声音。(均选填“A”“B”或“C”) 考点声的利用 例5 下列事例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_____。(选填序号) ①登雪山时大声喊叫会引起雪崩;②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③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④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⑤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⑥买西瓜时用手拍几下,判断西瓜是否成熟;⑦向暖水瓶里灌水时,能听出暖水瓶是否灌满;⑧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它是否采了蜜。 例6 某款声波牙刷说明书上写着“每分钟振动42 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Hz,这种声音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超声波。依靠声波能够清洁牙齿,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 例7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粉碎前需要进行B超定位,若某次定位时,探头紧贴着皮肤向结石部位发出超声波,1.2×10-4 s后收到回声。已知超声波在人体中的平均速度为1 500 m/s,则超声波通过的路程为_____cm,此结石到探头的距离为_____cm。 考点控制噪声的途径 例8 下列措施中属于采用隔声措施以减小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B.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C.机场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例9 小亮同学在家做作业时,突然从旁边工地上传来的机器轰鸣声影响了他的学习。请你帮他想出一种减小噪声的方法:_____。这种方法是在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的。 例10 图3的导盲杖说明书如下表所示。导盲杖发出的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手柄接收回波后通过振动提醒盲人前方有障碍物。人、蝙蝠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如图4所示。(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图3 图4 发声频率 40 000 Hz 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m 1.0~1.5 0.5~1.0 0~0.5 手柄每秒振动次数 1 2 3 (1)导盲杖发出的是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导盲杖主要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3)气温为15 ℃时,导盲杖发出声音后0.005 s接收到回波,则它与障碍物的距离是_____m。 (4)蝙蝠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出与导盲杖相同频率的声波。 (5)导盲杖利用了回声定位技术测距离,该技术是否能用于测量宇宙飞船与其他星球之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