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大附中九年级考前适应性测试 (历史卷)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 考古发现,猪肉是史前时期的奢侈美食,在距今 5000 年前后河南灵宝西坡遗址中,大型墓主人因食用猪肉而滋生的病菌数量远远多于其他墓主人。这一现象可以佐证( ) A. 食物种类非常丰富 B. 社会存在贫富分化 C. 祭祀文化十分普及 D. 手工技术水平先进 2. 西周末年,楚君熊渠僭越自立为王,不久因担心周厉王讨伐而取消称号;公元前704年,楚君熊通再次称王,周王只是口头斥责。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 周王统治残暴 B. 周王室衰微 C. 兼并战争激烈 D. 国家实现统一 3. 曹操指派官吏专门管理冶炼铁器,制造兵器和农具;在冶铁技术上,推广了利用水力来鼓风的办法。这( ) A. 推动胡汉间民族交融 B. 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 C 完善了官吏选拔制度 D. 有助于恢复社会生产 4.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客家”一词的解释为:指在四世纪初(西晋末年)和十二世纪初(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现在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与此直接相关的事件为( )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祖逖北伐 D. 淝水之战 5. 如下图为魏晋古墓出土的砖画《汉人胡食图》《胡人牛耕图》,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中外交往 B. 胡汉贸易 C. 民族交融 D. 艺术精湛 6. 唐朝初年,藩镇节度使仅有培养自己亲兵部队的权利;后来为了解决边防驻军的后勤供应问题,中央不得不把防区的财政权力转给各防区的军事将领;玄宗天宝年间,又授予节度使在其辖区内的行政权。节度使权力的变化( ) A. 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利于提高中央行政运转效率 C.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D. 埋下了唐朝由盛而衰的隐患 7. 宋代时期,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如春节贴春联,元宵节挂彩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至今仍在延续。这反映了( ) A. 宋朝外来文化影响显著 B.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C. 大都市经济繁荣发达 D.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8. 明朝中叶,福建泉州农民“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广东东莞、番禺、增城和阳春出现了“蔗田几与稻田等”的现象,闽、粤等地区荔枝和龙眼等水果种植也成为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上述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动 B. 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 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 经济区域化特征明显 9. 下列有关佳士得拍卖行拍卖清单(见下图) 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于说明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诉求 B. 完整再现英法军队在战争期间的暴行 C. 对研究战争性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 佐证了八国联军疯狂全面侵华的史实 10.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 平均分配土地 B. 产品上交国库 C. 发展资本主义 D. 兴办学校教育 11. 一位同学在实践性作业《发现身边的历史》中写道,“它忍受着被迫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无奈;它也背负着被划定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的耻辱。”材料中的“它”应是( ) A. 山海关 B. 东交民巷 C. 九龙司 D. 大沽炮台 12. 与如图相关的事件是( ) A. 萍浏醴起义 B. 武昌起义 C. 护国战争 D. 南昌起义 13. 1924年10月,时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特派员的陈延年来到广州,协助周恩来选派党团员到黄埔军校学习。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 国共合作的实现 B. 红军长征的胜利 C. 土地革命的开展 D. 二次革命的失败 14. 1953年我国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5.7亿。这次人口普查主要是为了( ) A. 普选产生人大代表 B. 推动社会主义改造 C. 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D. 适应工业发展需要 15. 1961年,毛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