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7233

1.3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62386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2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地理新湘教版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 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初步测定震级7.0!应急响应机制立即启动!我要求各小组立刻就位,首先确定震源参数,并利用这次地震波,对地球内部做一次‘透视’,为我们后续的灾害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震源深度 震中 等震线 震中距 震 源 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 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即地面正对震源的点。 从震中到震源垂直距离。 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位置 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冲击造成。 地震构造示意图 如同一个炸弹,其所含的炸药量相当于震级;炸弹爆炸后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有大有小,相当于烈度。房屋建筑的地基坚固程度、设计的好坏、抗震结构和施工质量等,都会影响到地震的破坏程度。 震级和烈度一样吗 震级与烈度的区别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 释放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5级以上造成破坏,7级以上破坏极大。 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表示。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震波 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平行叫纵波(P波) 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叫横波(S波) 传播方向 振动方向 振动方向 纵波(P) 横波(S) 传播方向 地震波 分类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横波(S) 纵波(P) 较慢 较快 固体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所通过介质的性质而改变 左右摇晃 上下颠簸 阅读教材P25页的内容,完成表格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A 地幔 地核 B 横波 纵波 地壳 17km 2900km 纵波、横波波速都增加 纵波速度骤减,横波完全消失 外核 内核 莫霍面 古登堡面 5100km 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两侧介质有明显差异。 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是为了分别纪念发现这两个界面的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契奇和古登堡。 圈层名称 界面 地震波传播特点 圈层特点 地壳 ( ) ( ) 地幔 地核 自主思考:阅读教材P25-27页的内容,完成表格P27活动: 莫霍面 古登堡面 横波和纵波速度明显变快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思考讨论 如上图所示,我们将煮熟的鸡蛋一切两半,便会呈现蛋壳、蛋白、蛋黄三个圈层。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比较煮熟的鸡蛋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异同时。 同:在内部圈层和结构和比例上,煮熟的鸡蛋和地球很相似。 异:鸡蛋整体上呈椭圆,地球接近正圆; 鸡蛋壳较均匀,而地壳(陆地和海洋)厚薄不均匀; 熟鸡蛋蛋白结构一致,呈固态,地幔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 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而熟鸡蛋的蛋黄呈固态。 400 300 200 100 深度/千米 大洋地壳 大陆地壳 莫霍面 软流层 岩石圈 上地幔 地幔 外核 内核 地面 6371千米 2900千米 地壳 软流层 岩石圈 多看几幅图理解更靠谱 (岩浆发源地) “数据显示震源深度为15公里。这意味着巨大的能量就是从这儿释放的,也是导致‘鹦鹉螺号’失控的直接原因。它很可能就在这附近深度遇险。现在,请各小组根据刚才分析的圈层信息,绘制一张救援路线剖面图,标注出‘鹦鹉螺号’可能遇险的位置,并注明各圈层(包括软流层、岩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