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37665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32205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古诗词
,
2025-2026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课件网
) 新课导入:(风花雪月) 著名的词作家阎肃老先生在一次参加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的时候,与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军旅作家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这四个场景当中,有两个场景来自陆游的《书愤》,这充分的说明了这首诗,对后代人,对后代中华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陆游 书 愤 1.了解陆游的生平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2.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复杂的情感。(难点) 3. 分析艺术手法,深入探究“愤”的内涵和根源。(重点) 教学目标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出生于两宋之交1125年。靖康之难的前一年。 靖康之耻: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及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金兵烧杀抢掠,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的刺痛了汉人的内心。 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 陆游履历:幼年立志 陆游初试为第一,因秦桧之孙秦埙居陆游名下,次年复试,秦桧指示主考官将其除名。 范成大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主和派诋毁他“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自号“放翁”。 陆游为礼部郎中,何澹dàn弹劾他“喜论恢复”“不合时宜”,朝廷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罢官。 陆游履历:报国阻力 46岁,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召陆游为幕僚。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作《平戎策》。在此期间,陆游常到战略要塞大散关(宝鸡)一带巡逻。 朝廷否决北伐计划,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只有八个月,是陆游唯一一次亲临抗金前线的军事实践。 陆游履历:军旅生活 66岁直至去世的二十年间,陆游隐居故乡,过着简朴、宁静的乡村生活。但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壮志从未真正消失。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他的大量诗歌既表达了昂扬的斗志,也倾诉了深沉的悲愤之情。临终之际陆游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 陆游履历:晚年遗恨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把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虏北去,北宋灭亡。五月,幸免于难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赵构就是宋高宗。但可悲的是,赵构虽为皇帝,却是南宋初期投降派的首领,他惧怕与金朝打仗。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宋高宗任命秦桧为右相。秦桧于绍兴九年正月不顾一切,同金朝订立和议,向金称臣纳贡。宋高宗所求的只是制止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 做金的属国也就心满意足了。 背景展示 背 景 偏安一隅,主和派把持朝政 北宋—南宋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2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 “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书愤》 写作背景 书 愤 “书”:动词,写,抒发。 “愤”:愤懑、悲愤。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思考: 作者抒发了哪些“郁愤”之情?是如何抒发的? 题解 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气】:豪情壮志 【长城】:御敌将领,作者自况 诵读感悟 愤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寻找诗眼 01 问题探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 外国戏剧与诗歌(pdf版)(2025-09-30)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经典理论与哲学(pdf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 (pdf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 革命文化与文学(pdf版)(2025-09-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