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8259

4.3 科学测量:多用电表测量电学量 课时教案(表格式)2025--2026年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40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测量,格式,第三,必修,物理,高中
  • cover
4.3《科学测量:多用电表测量电学量》课时教案 学科 物理 年级册别 高二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授课类型 实验探究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四章第4节,是电学实验技能培养的关键环节。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多用电表的结构、功能与使用方法,系统介绍了如何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并强调了安全操作规范。该节内容既是对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规律的应用深化,也为后续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复杂电路分析打下实践基础。其核心价值在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体现“做中学”的物理学科特色。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掌握基本电路知识,如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及串并联特点,具备初步的实验操作经验。但对多用电表这一综合性仪表仍感陌生,尤其在档位选择、接线方式、读数方法等方面易出错。学生动手能力强但规范意识薄弱,常忽视调零、断电等安全步骤。此外,部分学生存在“怕损坏仪器”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学中需通过情境驱动、任务分解和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操作逻辑,提升实验素养与责任意识。 课时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 理解多用电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其在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测量中的功能切换机制。 2. 能结合电路知识判断待测物理量的类型与大致范围,合理选择量程与测量模式。 科学思维 1. 在测量过程中运用类比、归纳等思维方法,分析不同档位下的内部等效电路,理解测量误差来源。 2. 面对异常读数或故障现象时,能进行逻辑推理,排查接线错误、量程不当等问题。 科学探究 1. 能独立完成多用电表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机械调零、欧姆调零、正确接入电路、规范读数等步骤。 2. 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利用多用电表验证电路中某元件的电压或电阻值,并记录数据形成实验报告。 科学态度与责任 1. 养成严谨细致的实验习惯,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爱护实验器材。 2. 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沟通、分工协作,体现团队精神与责任担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的操作步骤与规范。 2. 正确选择量程、识别刻度线、读取测量结果。 难点 1. 欧姆表内部原理的理解及其调零操作的必要性。 2. 测量过程中避免因误操作导致仪表损坏或测量失准。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示范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用电表(指针式与数字式各若干)、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小灯泡、导线、开关、实物投影仪、PPT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5分钟】 一、故障排查任务发布 (一)、创设真实问题情境 教师手持一个不亮的小灯泡装置,连接电源后灯泡无反应。提问:“同学们,这是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电源正常,开关能通断,可灯泡却不亮。我们该如何判断是灯泡坏了,还是电路某处接触不良?如果直接用手摸导线查故障,安全吗?”引导学生意识到需要借助专业工具进行检测。 (二)、引出测量工具 教师缓缓拿出多用电表,展示其外观,说:“今天我们要请出一位‘电学医生’———多用电表。它就像医生的听诊器,能帮我们‘诊断’电路的‘病情’。它可以测电压、电流、电阻,甚至还能判断二极管好坏。掌握了它,我们就拥有了探索电世界的‘第三只眼’。”接着播放一段维修工人使用万用表检测家电故障的短视频,增强职业代入感。 (三)、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们的目标是:在30分钟内,每位同学都能独立使用多用电表完成三项诊断任务———测电池电压、测灯泡电阻、测电路中某点对地电压。最终找出这个灯泡不亮的原因。” 1. 观察电路故障现象,思考可能原因。 2. 认识多用电表的外形与用途。 3.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挑战任务。 4. 产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