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 课题 6.一封信 课型 新授课 课标分析 识字与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本单元58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本单元38个。→认识汉字“封、削”等18个,会写“封、信”等10个汉字,“出国、今天”等10个词语。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注意“封、信、支、圆、珠、灯、影”字的间架结构。3.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阅读: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分角色朗读课文。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理顺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讲讲故事。 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感受露西的喜悦和对爸爸的思念之情,体会生活中亲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与交流: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封信的内容并说出表达了露西怎样的情感。 梳理与探究:能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 教材分析 文本位置: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内容分析:主要记述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题目是一封信,其实故事中的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两封信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是同样真切的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期盼爸爸的归来。课文除了写两封信的内容,也对露西的日常生活做了描写,爸爸不在家的日子里,露西能帮助妈妈做家务,能想到用写信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思念,从各处细节可以看出露西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识字与写字】识字与写字:会认“封、削”等18个生字,其中易错字:圆、影;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生字;会写词语:“出国、今天”等10个词语。【阅读与鉴赏】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露西对爸爸充满思念,期盼着爸爸归来的心情。【表达与交流】借助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露西写的这两封信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关系建构: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借助关键词句,试着讲讲故事,与第一单元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相承接的关系,在一年级下册学习积累运用词语,在本课要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在第四单元中要求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一年级上学期学习借助插图读好长课文,借助图画阅读课文。本课学习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讲述课文。层层递进,梯度上升。资源拓展:拓展阅读语文主题阅读丛书《爸爸节》。 学情分析 知识经验已知:1.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常用汉字700个左右,会写常用汉字300个左右。2.学生在一年级学过“多彩的儿童生活”的人文主题课文,对于儿童生活有一定的理解。未知:个别不常见、字形复杂的汉字不认识,写字时未能做到间架结构合理,书写美观。存在的困难:个别生字在识记上有难度。突破措施:可以通过借助拼音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还可以通过图片猜想字词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识字难点,从而全面地落实识字目标。生活经验已知: 1.大部分学生知道信是什么,也接触过爸爸妈妈的写出或者收到的信。2.部分学生知道信是用来干什么的,什么时候需要写信。未知:写信的格式和内容表达。存在的困难:学生第一次接触信件,对于信的内容的掌握有一定困难。突破措施:借助图片、视频或者实物帮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