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2474

1.6 观察云 课件(11张PPT)+教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49778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观察,课件,11张,PPT,教案
    6.观察云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根据云量的多少可将天气分为晴、多云和阴。 2.知道可以根据云的形状大致判断天气状况。 科学思维 1.根据对云的观测与记录内容,对比图片,判断云的形状。 2.运用比较与分类的思维方法,认识云与天气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 1.根据云量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并用符号记录。 2.观察云的形状并记录。 3.结合生活经验,总结下大雨之前的云的特征。 态度责任 在云的观察过程中,对天气现象与规律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观察与记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云,根据云量区分晴、多云和阴,并用符号进行记录。 难点:对比图文资料,判断云的形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师生交流今天的天气。 2.教师提问:你是怎样判断晴、多云、阴的? 3.很多学生可能会回答是根据太阳和云来判断的,认为是太阳和云决定了晴、多云、阴,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太阳总是在天上,是云决定了天空的状况。 4.教师导入:云不像风可以吹动物体,也不像雨水可以收集,我们怎样观察云呢?云和天气有什么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些问题。(揭示课题:观察云) 二、探索活动 1.观察云量。 (1)教师出示晴、多云、阴三种天气天空中云的状况,引导学生观察云量:我们怎样描述这三种常见天气天空中云量的多少? (2)学生描述,预设:晴天时天空中只有少量的云;多云时,天空中云比较多,但还能看见一部分蓝天;阴天时,云几乎把天空布满了。 (3)教师补充介绍观察云量的方法:把天空当作一个圆面,平均分成4 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云量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但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符号表示晴、多云和阴。 2.观察云的形状。 教师出示下列图片,简单介绍这几种云的形状,特点以及与天气的关系。 3.到室外观察、记录云。 教师组织学生到室外观察云,用符号记录云量,用简图记录云的形状并对比课本上的图片,判断今天的天气状况和云的形状。 建议:可以指定一块天空区域进行记录。 提示学生:观察云时,不能直视太阳。 4.从云量和形状两方面交流下大雨前的云。 (1)教师引导学生先回忆下大雨前的天空,交流下大雨前的云量和云的形状。 (2)学生交流讨论。 (3)教师出示几张下大雨前天空中云的图片,帮助学生感知下大雨前的云的特点并总结。 三、深入研讨 1.出太阳的时候,一定是晴天吗?看不见太阳的时候,一定是阴天吗? (1)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教师总结。 2.我们对今天的云量的判断一致吗? (1)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教师总结。 3.比较我们对雨、风、云的观测,哪个比较准确?哪个不太准确?说一说我们的理由。 (1)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教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课本P19 的图片,并播放云和雨的形成的视频。 2.请学生交流一下太阳、云和雨的关系。 3.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观察云 【教学反思】 云是学生都很熟悉的东西,但真正让学生能准确地用“晴、多云、阴”描述云量的多少,就有点困难。往往学生不能分清楚的是多云和阴这两种天气。利用书本上的三个图片认识云量是一个难点,学生理解起来需要的时间较长,书面上的判断容易,但实际观察时又拿不定主意。在攻克这些教学难点时,让我深深感受到,在科学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索的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鼓励学生敢猜、敢想、敢说、敢做的探究意识,并提高知识的应用率。(课件网) 第一单元 天气 6.观察云 我们怎么观察云? 云可以告诉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