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气的影响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不同的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学习和生产劳动的影响。 2.知道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天气有不同的反应。 3.知道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 科学思维 1.发散思维,分析并推测不同的人应对不同天气变化的方法。 2.发散思维,分析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天气的反应。 探究实践 1.查阅、记录周末的天气预报,根据天气预报判断周末的天气情况是否适合出游。 2.查阅资料,了解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 3.小组合作,演一段“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的小话剧 态度责任 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动植物的生存的影响,感受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并推测不同的人应对不同天气变化的方法以及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天气的反应。 难点:分析并推测不同的人应对不同天气变化的方法以及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天气的反应。 【教学准备】 周末的天气预报信息、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如果天气预报今天下午要下雨,对准备出门玩的人、准备割稻谷的农民伯伯有什么影响呢? 2.学生回答:准备出门玩的人不能在下午安排室外的活动,准备割稻谷的农民伯伯延迟割稻谷的时间,等晴天再收割。 3.教师导入: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学习和生产劳动的影响。(揭示课题:天气的影响) 二、探索活动 1.提前周末的天气预报判断周末是否适合出游。 (1)教师出示周末的天气预报信息,提问:这是本周末的天气预报,大家觉得天气怎么样?适合出游吗? (2)学生观察天气预报后回答:周六是阴天,周日是晴天,周日的天气比较好,气温也适宜,比较适合出游。 2.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应对天气变化。 (1)教师出示下雨的图片,预设天气预报今天下雨的情况,请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上学的学生、晒谷子的农民、交警、外卖配送员),思考应对天气变化的办法。 (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应对方法。 (3)教师出示高温的图片,预设天气预报今天高温的情况,请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上学的学生、户外施工的建筑工人、外卖配送员、环卫工人),思考应对天气变化的办法。 (4)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应对方法。 (5)教师总结面对不同天气变化的应对方法。 3.交流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天气的反应。 (1)教师出示下雪的图片,提问:如果今天下雪了,温度很低,上学的学生、准备训练的滑雪运动员、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在外地旅游的游客会有什么反应呢? (2)学生交流后回答。 (3)教师出示刮风的图片,提问:如果今天有大风,正在训练的帆船运动员、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放风筝的人会有什么反应呢? (4)学生交流后回答。 (5)教师总结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天气的反应。 三、深入研讨 1.我们家乡常见的恶劣天气是什么?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1)学生查阅资料后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教师总结。 2.不同的人对“好天气”的认识是一样的吗?请举例说明。 (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天气的反应进行交流,学生汇报结果。 (2)教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 教师布置课后任务。 1.查阅资料,了解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 2.分组排一个“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的小话剧,下节课汇演。 【板书设计】 天气的影响 应对天气变化的方法:下雨、高温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天气的反应:下雪、刮风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与人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持久性等科学态度。教学过程时要从学生们熟悉的天气预报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天气现象的兴趣。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以交流讨论的模式引导学生,知道不同的天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