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2581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共4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3645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1.导入 一个时代的作品都有其鲜明的特征,都有一个时代鲜明的烙印,甚至同一篇作品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风格。今天我们一起进入《立在地秋边上的放号》和《峨日朵雪峰之侧》,看看环境对诗风、诗人的心境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作者介绍 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思索了片刻,对道: 。由于对句不凡, 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 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他了。 对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人物:郭沫若。 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除郭沫若外,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长篇叙事抒情诗《凤凰涅槃》。 郭沫若汲取了西方自古典人道主义至柏格森、弗洛伊德等纷繁的现代生命哲学的精髓,以律合自然界奔腾不息的生命流动的进取之道,从涵养一个圆满的自我人格开始,热切地呼唤着一个尽善尽美的社会秩序的到来。 “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 郭沫若 作者介绍 昌耀(1936年6月27日—2000年3月23日),本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常德,祖籍湖南桃源,中国当代诗人,历任青海省文联《青海湖》杂志编辑。1957年定为右派。1979年重返文坛。 诗歌界有一种说法,是昌耀,保持了那个时代中国诗歌的尊严。 “文化大革命”后平反,仍坚持留在青海,在青海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 1999年10月,被查出患有腺性肺癌。2000年1月中旬,病情恶化,再次住院治疗;3月23日,在与肺腺癌抗争数月后,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跳楼自杀,终年64岁。 问: 听名家朗诵,在听的过程中思考诗歌中的“我”是一个的形象? 昌耀 1、解题 立在地球边上的放号 háo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 号 hào 号令,命令,喇叭 立在地球边上的放号 站在地球边上吹响号角 大声呼唤 1、解题 峨日朵雪峰之侧 (1)峨日朵雪峰 祁连山脉的一座无名山 山顶终年积雪 (2)之侧 不是之顶 之峰 而是之侧 因为诗人看到的风景是在山之侧 知人论世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 知人论世 《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创作于1962年8月,是时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外在因素刺激诗人后,引发起诗人的心理反应而产生的具有鲜明整体象征特点的一首短诗。这首诗最后完成在1983年,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 立在地球边上的放号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意象 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我、力 意象 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所谓意象,就是在主观意识中,被选择而有 秩序的组织起来的客观现象。 中国古代诗歌讲究“立象尽意”,“超以象外”,“言在意外”,“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 那么怎么跟据意象体会诗人情感呢? 1.意象的含义 夕阳 两层含义 1.红色 幸福 2.夕阳 悲伤 意象的共性 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诗人们千百年来长期使用,有着约定俗成、相对比较固定的含意。例如: 杨柳:常常表达依依惜别、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