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3527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3解决问题单元整体设计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72111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青岛,解决问题,29张,课件,设计,整体
  • cover
(课件网) 《 解决问题》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 单元教材分析 二 课标解读 三 单元学情分析 目 录 四 单元教学目标 五 单元教学建议 六 单元活动设计 单元作业设计 七 1 单元教材分析 一、新旧教材对比 新教材窗1:原教材二上表内乘法(二)窗3红点2; 表内除法 窗3 新教材窗3:原教材二下 两位数乘一位数 窗3 运算与解决问题融在一起 运算与解决问题独立编排 一、单元教材解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乘除法的意义 用直条图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单元主要内容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倍数关系 线段图 一、单元教材横向梳理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青岛版 对比发现,人教版是将“倍”独立单元在三上整体学习的,苏教版是将“倍”放到三上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进行集中学习的,北师大版将“倍”放到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中,在学习2-5乘法口诀之后学习的,青岛版将“倍”放到解决问题单元独立学习。这几个版本无论分布在哪个年级、哪个单元,都是将“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放在一起处理,更具内在逻辑性。 一、单元教材纵向梳理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倍数关系解决问题的基础,它将贯穿在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各个阶段的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 教材编排特点 01 02 单元教材分析 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次感知建立"倍"的概念。 注重方法指导,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 03 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2 课标解读 二、课标解读 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数量关系”主题。 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悟如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 2、能够从实际情境问题中抽象出核心变量、变量的规律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用数学符号予以表达; 3、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经历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三会”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1 2 3 数与代数 二、课标解读 3 单元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一般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完成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经验基础 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和除法,并学习了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在一年级学习比多 少、比大小,二年级学习几个几,在学习“倍”之前,学生头脑中建构的是“加法结构”,是数量的合并与多少的比较,相同的是都是确定标准量,并与之比较。 知识基础 “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学习难度 三、单元学情分析 4 单元教学目标 四、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观察、思考、交流、比较等活动,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再结合除法从比较关系的角度对倍的概念进行再认识,逐步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掌握倍的概念及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模型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 建立"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再结合除法从比较关系的角度对倍的概念再认识。 单元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建立解决问题的计算思路,借助线段图,并运用除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