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3672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提高训练(含答案)-苏科版(2024)

日期:2025-10-1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1495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2026,提高,苏科版,答案,训练,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提高训练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人发明的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之一,明代《询刍录》中记载“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文中声音的发声体是(  ) A.鸢 B.竹 C.风 D.筝 2.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20m铁制的空水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已知声音在空气和铁中传播的速度分别为340m/s、5200m/s,甲同学能听到敲击声的次数为(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3.声波在海水中传播衰减程度远小于电磁波。声呐就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点来对物体进行定位和测速的,如图所示是一艘静止在水中的潜水艇,其声呐向海水中某一固定方向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遇到一个不明物体被反射回来,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t1=10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t2=9.8s,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3s,设海水中的声速为1500m/s,不明物体沿着与潜水艇连线的方向匀速直线行驶,则(  ) A.不明物体第一次与超声波信号相遇时,距潜水艇距离为15km B.不明物体与两次信号相遇的时间间隔为3s C.不明物体的行驶速度约为51.7m/s D.不明物体在远离潜水艇 4.如题图所示的贾湖骨笛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其由鸟类尺骨制成,骨笛上有多个气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骨笛发声是由于骨的振动产生的 B.吹奏时要按压不同的气孔,主要是改变音调 C.骨笛声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D.用力吹奏骨笛,骨笛音色会发生改变 5.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用钢琴演奏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带一路”的团结与繁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同力度弹琴,不同琴键发出的音调不同 B.力度越大听到钢琴发出的响度越大 C.262Hz比523Hz的琴键连接的弦振动的快 D.不同艺术家的音色各不相同 6.《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其中“飞花令”环节在节目中非常受欢迎,关于节目中描写声的诗词,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乡音无改”指声音的响度没变 B.“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中“琴声”是由转轴的振动产生的 C.“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中“哭声”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7.下列文明行为和管理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中、高考期间禁止广场舞活动 B.街道旁装噪声检测仪 C.在学校周围设置禁止鸣笛路段 D.在学校周围植树 8.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哪一个与其他的不同?(  ) A.轻声细语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C.工人在车间里戴防噪声耳罩 D.禁止鸣笛 9.下面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赫兹是响度的单位 C.因为次声波响度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D.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0.如图所示,这是一款电子驱蚊器,通电时会模拟蚊虫天敌的声音,发出频率在22000~55000 Hz的声波,从而吓退蚊虫。下列有关这种电子驱蚊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出的是超声波 B.发出的是次声波 C.发出的声音能被人听到 D.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1.如图所示是某研究人员用一台声波灭火装置灭火的情景。打开声波灭火器,声波灭火器通过发出30Hz~60Hz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下列关于低频音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频音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波灭火器发出的低频音波入耳是无法听到的 C.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