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7925

课时分层作业7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高中 物理必修1

日期:2025-10-0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554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必修,物理,高中,关系,间的
    课时分层作业(七) 1.B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 可得x=×5×102 m=250 m,故选B。] 2.B [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可等效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故上滑最后一秒的位移x=at2=×5×12 m=2.5 m,故B正确。] 3.C [设汽车经过A树时的速度为v1,加速度为a,对汽车在A、B间的运动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有x=v1t1+a,对汽车在A、C间的运动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有2x=v1(t1+t2)+a(t1+t2)2,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a=1 m/s2,v1=3.5 m/s,故A、B错误;由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得,通过B树时的速度大小为v2=v1+at1=6.5 m/s,故C正确,D错误。] 4.B [设物体在斜面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t,由=2ax得-02=2a1x1,02-=2(-a2)x2,联立解得a1=2a2,故选B。] 5.C [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v2-=2ax,解得a=0.40 m/s2, 故A、B、D错误,C正确。] 6.C [由公式v2-=2al,得l=,则l1=,故选项C正确。] 7.D [设刹车时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汽车开始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为t= s=2 s。根据位移与时间关系式可知刹车后第1 s内的运动距离为x1=v0t1-a=7.5 m,汽车经过2 s刚好停止,故刹车后2 s内的运动距离为x2==10 m,可知x1∶x2=3∶4,故选D。] 8.解析:(1)汽车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由逆向思维可得x1=a,解得汽车加速度大小为a==5 m/s2。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可得,汽车前2 s内的位移为x2=v0t2-a=40 m 所以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20 m/s。 (3)设汽车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为零,t==5 s<6 s, 5 s末汽车已经停下,所以刹车后6 s内的位移大小为x==62.5 m。 答案:(1)5 m/s2 (2)20 m/s (3)62.5 m 9.C [设加速度大小为a,由题意可得a×(5 s)2-a×(4 s)2=27 m,解得a=6 m/s2,小车在2 s末的速度是v1=at1=12 m/s故A错误;小车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27 m/s,故B错误;小车在第2 s内的位移是x1=(×6×22-×6×12)m=9 m,故C正确;小车在5 s内的位移是x2=×6×52 m=75 m,故D错误。] 10.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救护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v=at1 代入数据解得v=20 m/s。 (2)设救护车在t=t0时停止鸣笛,则由运动学规律可知,此时救护车距出发处的距离为 x=a+v(t0-t1) 又x=v0(t2-t0)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x=680 m。 答案:(1)20 m/s (2)680 m 11.解析:(1)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从O运动到A过程,有xOA=v0t1+a 解得a=-2 m/s2 则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2)小球从O点开始运动到第二次通过C点,有 xOC=v0(t1+t2)+a(t1+t2)2 解得xOC=35 m 可知xAC=xOC-xOA=15 m 解得xBC=xAC=3 m。 (3)小球从O点运动到B过程,有xOB=v0tB+a 解得tB1=4 s,tB2=8 s 经过B点的时间差为Δt=tB2-tB1=4 s。 答案:(1)2 m/s2 (2)3 m (3)4 s 2/2课时分层作业(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说明:单选题每小题4分,本组卷网,总分66分 ?题组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某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 m/s2,根据x=v0t+at2计算10 s内的位移为(  ) A.25 m B.250 m C.500 m D.1 000 m 2.小球以某一较大初速度冲上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小球在沿斜面上滑过程中最后一秒的位移是(  ) A.2.0 m B.2.5 m C.3.0 m D.3.5 m 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15 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3 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2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此汽车经过A树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 C.此汽车经过B树时的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