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9362

浙教版初三科学 1.3-1.4专题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5356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初三,科学,1.3-1.4,专题,练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初三科学1.3-1.4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  ) A.酸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稀盐酸中有H+,能与碱反应,稀硫酸中也有H+,也一定能与碱反应 C.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一定是碱溶液 D.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2.将a%的氢氧化钾溶液b克和b%的硫酸溶液a克混合,下列不能与这种混合液发生反应的是(  ) A.氧化铜粉末 B.盐酸 C.氢氧化钠固体 D.氯化钡溶液 3.某混合液由HCl、Na2CO3、H2SO4、CuCl2中的两种混合成.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 Ba (OH)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的 Ba (OH)2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该混合液由HCl、H2SO4组成 B.该混合液由CuCl2、H2SO4组成 C.该混合液由HCl、CuCl2组成 D.该混合液由Na2CO3、CuCl2组成 4.如图是等浓度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时溶液的酸碱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实验过程中的钙离子的数量不断增加 B.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氢氧化钙消耗的体积大于稀盐酸溶液消耗的体积12 C.向b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蓝色 D.c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 5.某同学进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记录并绘制了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依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 时,所得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 6.向一定量的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CuCl2溶液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A.B.C.D. 7.如图所示装置,将水滴到瓶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则瓶中的试剂可能是(  ) A.氯化钠 B.氯化氢气体 C.氢氧化钠固体 D.生石灰 8.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A.滴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B.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无色 C.加入氧化铜粉末,溶液变蓝色 D.测得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二、填空题 9.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足量氧化铜至反应完全。如图甲①和②分别表示加入氧化铜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1) ②中“▲”表示的离子是    (2) 图乙中的a点和b点____。 A.均能表示稀硫酸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 B.对应溶液的颜色深浅不同 C.对应溶液中的离子均为图甲②中的离子 D.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同 10.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总结了稀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他向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   色; (2)在完成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会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此现象:   ; (3)为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Mg B.Na2SO4 C.Na2CO3 D. (4)小明把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现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红色,则此时混合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不考虑酚酞)。 11.某同学为验证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向四支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氧化铁、氢氧化钠溶液、锌和氯化钡溶液(如图甲所示)。 (1)图甲四个反应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 (填字母) (2)图乙为某一试管加入药品后,溶液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