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2200

16 表里的生物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41536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表里,生物,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的声音 牛 百灵鸟 毛驴 鹦鹉 除了这些有生命的生物外,有没有能发出声音的无生命的事物呢? 雷 海浪 风 兄弟三人齐上路, 有快有慢不停步, 走了三百六十日, 没有走出玻璃铺。 (打一生活物品) 钟表 猜谜语 这块手表能够发出声音,里面有生物吗? 16 表里的生物 1、什么是生物? 2、表里的生物是什么? 是有生命的个体。 生平:冯至,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学者。鲁迅曾他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毛泽东说他写《杜甫传》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著作:发表《表里的生物》《彩色的鸟》《猫儿眼》,追忆那“曾经真正感到过片时的快乐”的岁月。 简介作者 学习生字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率”的第三笔是撇折,不是点。 请求 齿轮 唯恐 单调 坚硬 清脆 机器 钟楼 洪亮 街心 丑恶 盲人 加速 证实 生词 整体感知,寻找表里的生物 表示时间的词语 做了什么事 小时候 1 小时的生活环境和对声音的认识,引发“我”的疑问。 一天 3 “我”想动父亲的表,父亲拒绝了,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过了许多天 10 父亲让“我”看,但是还不能动,印证了“我”的猜想,产生了新的疑问。 此后 12 “我”多次请求父亲允许“我”看表,终于在“我”的再三追问下,父亲说这摆动的是蝎子的尾巴。 后来 20 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 结合刚才的梳理,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父亲打开表让“我”观看,并解答了“我“的疑问,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这件事。 概括文意 质疑梳理 1.表里的生物是什么? 2.怎么找到的? 童年时期的“我”对表里的世界有怎样的想象?又是如何去探索表里的奥秘的呢?完成思维导图。 合作探索,概述寻找的过程 结合思维导图,组织交流 “我”的想法 产生疑问 证实猜测 大胆猜测 得出结论 2 3 1 5 6 4 8 9 7 11 12 10 14 15 13 17 18 16 20 21 19 新疑问 新猜测 得出结论 新疑问 新猜测 “我”的想法 产生疑问 证实猜测 大胆猜测 探究和思考的过程 梳理质疑 “我”在探索的过程中都有哪些表现? “我”在证实猜测的过程中都做了什么? “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生活环境 凡 所有 生活中的声音 反问 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起强调的作用,确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结合思维导图,组织交流 大自然的声音 举例品读,感悟人物 默读课文第3-19自然段,说说在探索过程中,你发现“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画出可以印证你想法的语句。 批注品读,谈感受。 品读第一次对话,抓住动作 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听其言 观其行 有强烈的兴趣 品读心理描写,感受好奇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细腻的心理描写 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越不许我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