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3429

【新教材】教科版3.4声的应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825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新教材,教材,教科,3.4声,应用,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声的应用 教学设计 课题 3.4声的应用 单元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学科 物理 年级 8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详细介绍声的应用,其中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如声音的反射现象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超声和次声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用途,还有声学技术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多样化应用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深入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声学原理在日常生活、医疗健康、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场景,并深刻认识到声技术与现代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激发对声学研究的兴趣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 2022新课标要求 2.3.1 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在技术中声学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声学是一门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处理和重放的学科,在现代技术中有着广泛应用。在通信领域,声学技术让声音信号的传输更高效清晰。像手机的麦克风和扬声器,能精准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传输,并高质量还原声音。降噪耳机则运用主动降噪技术,发出与外界噪声相位相反的声波来抵消噪声,给用户安静的聆听环境。医疗方面,超声成像应用普遍。B 超利用超声波的反射特性,生成人体内部器官图像,辅助医生诊断病情。超声碎石术则借助高强度超声波聚焦产生的能量,击碎体内结石,减少对人体的损伤。工业生产中,声学可用于无损检测。通过检测材料内部缺陷反射或散射的声波,能发现材料内部的裂纹、气孔等问题,保障产品质量和设备安全。此外,声学成像技术能将声音可视化,在气体泄漏检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等方面发挥作用,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故障位置。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1.了解声音的反射现象,知道超声、次声的频率范围;2.明确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形成对声现象的基本认识。科学思维1.通过对声的应用实例的分析,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2.学会归纳和总结声的应用规律。科学探究1.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如计算能听到回声的最小距离等;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动手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到声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物理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接触并学习了有关声音的产生、传播等一系列的基础知识,对声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一定的认知。这些学生正处于思维非常活跃的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往往充满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来说还处于不够成熟的水平,在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所以就需要借助具体的实例以及实践活动来辅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 重点 1. 声音的反射及其应用。2. 超声、次声的特点及应用。3. 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难点 1. 理解回声的形成及能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2. 区分超声和次声在传递信息和能量方面的不同应用。 材料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计算器(供学生计算使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天坛回音壁的视频,提问学生:“为什么在回音壁能听到清晰的回音呢?” 引发学生思考。 观看视频,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生活中有趣的声学现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新课 一、声音的反射1. 讲解声音的反射概念:声音是一种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反射,反射回来的声波在人耳中引起的感觉就是回声。2.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 向周围墙体、桌凳发声,感受是否能听到回声,并引导学生思考原因。讲解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 0.1s 以上。计算发声位置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